红梅王十朋

这是南宋诗人王十朋著有的诗作,诗题名《红梅》。作者抓住红梅开花时的特征,以桃花、李子花为参照物,写出了这首诗。
- 作品名称 《红梅》
- 创作年代 南宋
- 作品出处 《梅溪集》
- 文学体裁 五言绝句
- 作者 王十朋
作品原文
《红梅》
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
天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
未肯十分红。

作品翻译
桃李不要嫉妒我红梅,
红梅和桃李开花茂盛的样子原来就是不同的,
因为从冬天过来,红梅身上还留有傲霜斗雪的痕迹,
虽然是红梅,但却不是很红。
作品赏析
桃李莫相妒,天姿元不同。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诗的起笔手法就与众不同。诗人并不急于点题,而是把所要写的红梅置之一边,先请桃李登场。这样做的用意是很明白的,孤立地描写红梅,读者不易领会,必须有参照物。请出桃李作参照,桃红李白,尽人皆知。桃李既有妒梅之心,说明红梅兼有桃的"红"和李的"白",实则不红也不白,而是在红白之间。这样一来,虽未言及红梅,而红梅已在句中了。
劝告"桃李莫相妒",得有充足的根据。这一点诗人已经成竹在胸,深思熟虑了。第二句就用哲理来说服。"天资元不同",事物千差万别,各有各的特性,这就是所谓的"天资"。红梅就是红梅,既不同于桃,也不同于李,互不相干,有什么可妒忌的呢。这句从容道来,仍不让红梅亮相。
后二句是诗的重心所在,是骨子。诗人终于将自己思维中塑成的红梅的美奉献给了读者。红梅从它的大家族中分离出来,但它"犹余雪霜态",梅所固有的傲霜凌雪不畏严寒的品性没有变,而且不是"十分红"。大自然赐予它粉红的花色,又使它优于家族中的其他成员,变得更加妖娆多姿了。红梅既有高洁的内在美,也有娇艳的外表美,难怪桃李等异族姐妹要嫉妒它了。至此,红梅的形象已玉立于读者心中。"未肯十分红"回应第一句,也是劝告"莫相妒"的理由之一。
这首小诗活泼而有趣。全诗四句都好像是红梅向桃李作解释;花草本为无情之物,但诗中的桃李会"相妒",红梅也"不肯"红得过分,免得引起"与桃争艳"的嫌疑,增强桃李的妒心,都被人格化为有情之灵了。操守高洁而谦虚和逊的红梅形象刻画得非常成功。
赏诗悦心,由情衬物。吟咏这首诗作,觉得我们在生活中,就如那"桃李梅",各有各的特点,天姿元不同。每个人,都应该在有限的生命中,加强学习,加强修养,保持良好的心态,提升人生的境界;要有一颗博大的胸襟,不要因为一点儿小事情就耿耿于怀,更没必要因一些琐事起妒心,做出不利于团结的事;多看别人的优点,常比自己的不足,将嫉妒之心变成羡慕之意,化成自己前进的动力,如此,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生命的潜能,尽情地展示各自的才华,精诚团结,戮力同心地把生活打造的越来越好。
桃李不要嫉妒我红梅,
红梅和桃李开花茂盛的样子原来就是不同的,
因为从冬天过来,红梅身上还留有傲霜斗雪的痕迹,
虽然是红梅,但却不是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