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红尾蚺

2022-07-14 21:45:52 百科资料

红尾蚺,蟒科爬行动物,一般约2—3M,最大甚至超过4M,分布在墨西哥、中、南美洲。

  • 中文名 红尾蚺
  • 分布区域 墨西哥至阿根廷
  • 亚    目  蛇亚目
  • 门  脊索动物门
  • 界 动物界

特征

  成年的红尾蚺体型大小差异颇大,各亚种的体型并不一致。分布于南美洲的红尾蚺身体较长,目前在苏里南有两条红尾蚺是至今为止体型最巨大的,分别是411厘米及427厘米长。然而这种体型毕竟较罕见,一般而言超过300厘米长的红尾蚺,就此种蛇类而言已算巨蛇。红尾蚺的尾巴相当有力,能抓紧东西。头部并无热能传感颊窝。体色方面,红尾蚺身体多以红色或棕色为基调,尾部则呈砖红色。背部以褐黄色的斑纹为主,尾部的斑纹较为浅色。

红尾蚺图片

基本信息

产地

  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以及加勒比海的一些岛屿。

体长

  一般约2-3M ,最大甚至超过4M 。通常雌性红尾蚺长度和直径会比雄性要大。

食物

  哺乳动物、鸟类、蜥蜴、蝙蝠等

寿命

  红尾蚺的寿命大概在20-30年。

红尾蚺图片

繁殖

  红尾蚺是卵胎生,一胎可产下50只小蟒。他们通常会在旱季4月和8月之间进行交配,是一夫多妻制 ,因此雄性会与多个雌性交配。在繁殖季节的雌性蟒蛇会从泄殖腔发出气味来吸引雄性。雌性生出的的蛇苗大概平均在38--51厘米的长度,这些小蛇将在未来的3--4年中性成熟,成为成体,成体的红尾大概在1.8--3.3米之间,尽管它们还会继续成长,但是成体后的成长速度会非常缓慢。

摄食

  红尾蚺的捕猎对象甚众,包括许多种哺乳动物及鸟类,当中尤以鼠类为主。另外,红尾蚺亦可能会捕食大蜥蜴,甚至大如虎猫亦可能是它们的猎食对象之一。

红尾蚺图片

习性

  红尾是独居动物。 它们在夜间活动 ,但如果夜间温度过低,它们会在白天的时候晒太阳以补充热量。 红尾为半树栖蛇,幼体或亚成体红尾蚺有时会爬上树觅食,但它们大多还是在陆地上活动。喜欢居住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如热带雨林,无树的草原等。红尾蚺常见于热带雨林中的河流沿岸和小溪。 他们会占据中型哺乳动物的洞穴作为自己的藏身地。像其他蛇一样会爬树。性情温和,容易与人驯熟相处,容易驯化。他们温顺美丽,成为了很多国内外朋友的私人宠物。

饲养

  幼体可在置放有栖木的笼子内饲养,长大不再需要栖木。

  红尾蚺的尺寸适中,性情温和不像缅甸蟒过于巨大(侏儒除外)。红尾蚺头背黑色直条纹,尚有短横相互交错,尾部明显红色纹路,非一般蛇类能比,性情温和,易驯服此品系分布范围自墨西哥、秘鲁、巴西等地约有以下种类

  1 Boa constrictor imperator Colombia

  2 Boa constrictor constrictor (Guyana Surinam)

  3 Boa constrictor amarali

  4 Boa constrictor melanogaster

  5 Boa constrictor nebulosus

  6 Boa constrictor occidentalis

  7 Boa constrictor orophias

  8 Boa constrictor ortonii

  9 Boa constrictor sabogae

  其中Boa constrictor occidentalis阿根廷红尾蚺属于CITES附录1,其它品种属于CITES附录2, 而其中Guyana与第3类苏里南红尾蚺(Boa constrictor constrictor) Surinam因尾部特别鲜红且尺寸较其它种类较大,价格被商家炒作的非常高,约为一般哥伦比亚种的5倍~10倍的价格,约在数万元间,其实数量也很多市场上都是流通的CB个体。刚出生的尺寸,约在35cm~55cm重量约80公克,而成年的红尾蚺中,哥伦比亚红尾蚺大约120cm~270cm而圭亚那红尾蚺与苏里南红尾蚺大约360cm~450cm甚至最大有到550cm饲养的红尾蚺其重量可达60磅以上

亚种

  亚种名

  学名及命名者

  玻利维亚红尾蚺

  B. c. amarali,(Stull, 1932)

红尾蚺B. c. constrictor,(Linnaeus, 1758)

  哥伦比亚红尾蚺

  B. c. imperator,(Daudin, 1803)

  古墓秘鲁红尾蚺

  B. c. longicauda,(Price & Russo, 1991)

  厄瓜多尔红尾蚺

  B. c. melanogaster,(Langhammer, 1983)

  多米尼加红尾蚺

  B. c. nebulosa,(Lazell, 1964)

  阿根廷红尾蚺

  B. c. occidentalis,(Philippi, 1873)

  圣卢西亚红尾蚺

  B. c. orophias,(Linnaeus, 1758)

  沃登红尾蚺

  B. c. ortonii,(Cope, 1878)

  珍珠岛红尾蚺

  B. c. sabogae,(Barbour, 1906)

保护级别

  CITES附录二物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