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红嘴鹦哥

2022-07-16 08:49:17 百科资料

红嘴鹦哥(学名:Pionus sordidus)为鹦形目鹦鹉科的鸟类,“Pionus”这个属名的字源,来自希腊字PIONOS,是“丰满”(plump)的意思。共有六个亚种,依照不同亚种分别为26-30厘米,体重255-275克。鸟体为绿色,头部为橄榄绿色;脸颊为橄榄色外加一点蓝色;蓝色会从喉咙一直延伸到胸部上方,胸部和下腹部为暗橄榄色,背后为暗橄榄黄色,尾巴中间的颜色为绿色,内侧的覆羽为红色;鸟喙为红色并带有浅红色的底;虹膜为棕色。

栖息于森林地带、沿海低地林区、树木稀少的平原、有时候也会前往农耕区觅食。通常成对或是以小群体活动,觅食的时候相当安静,偶尔聚集数量比较多的时候会比较吵杂,有季节性迁移的习性,迁移的地点完全看食物充足与否来决定。分布于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委内瑞拉。

  • 中文名 红嘴鹦哥
  • 学名 Pionus sordidus
  • 别称 红嘴鹦鹉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形态特征

红嘴鹦哥

  红嘴鹦哥依照不同亚种分别为26-30厘米,体重255-275克。鸟体为绿色,头部为橄榄绿色;头顶和头部后面的羽毛有着很宽的深蓝色滚边;脸颊为橄榄色外加一点蓝色;蓝色会从喉咙一直延伸到胸部上方,胸部和下腹部为暗橄榄色,每片羽毛都有比较黯淡的蓝粉红色滚边;背后为暗橄榄黄色,每片羽毛都有橄榄棕色的斑纹;尾巴中间的颜色为绿色,内侧的覆羽为红色;鸟喙为红色并带有浅红色的底;虹膜为棕色。​

  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善仿其它鸟声和人语言。脚短,强大,对趾型,适于攀援生活。羽毛艳丽,具粉绒羽。

栖息环境

  红嘴鹦鹉主要栖息于热带以及亚热带地区的雨林和山地云雾林,海拔高度为200-2850米,以500-1500米最为常见。生活于树木密集的林地再生地块,晴间多云并有大片零星树木的地区,有时也出现在咖啡种植园。

红嘴鹦哥

生活习性

  红嘴鹦鹉在繁殖季通常成对活动,有时会以多达50只左右的小群体行动。偶尔在往返栖息树木附近的时候会聚集比较多的数量;飞行的时候相当急速,也相当吵杂。主要以水果、浆果、种子、坚果、植物嫩芽以及树上的花朵为食。

繁殖方式

  红嘴鹦哥在树洞中筑巢。在哥伦比亚,繁殖期在2-4月,在委内瑞拉是4-6月,厄瓜多尔是1-5月,在玻利维亚甚至发现在10月筑巢。

红嘴鹦哥

  卵生。一次会产下3-4枚卵,孵化期间约26天,幼鸟羽毛长成需要60天,幼鸟则在90天以后可以学习独立。由于红嘴鹦哥是生长于高纬度的鸟种,对气候变化相当敏感,在人工饲养下,通常的每窝产3枚卵,孵化期期约27天。小鸟留巢期待至少12周。

分布范围

  分布于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委内瑞拉。

亚种分化

红嘴鹦哥(6亚种)
序号中文名称
学名

  1.

  红嘴鹦哥委内瑞拉亚种

  Pionus sordidus antelius

  2.

  红嘴鹦哥安第斯山亚种

  Pionus sordidus corallinus

  3.

  红嘴鹦哥厄瓜多尔亚种

  Pionus sordidus mindoensis

  4.

  红嘴鹦哥圣玛尔塔亚种

  Pionus sordidus ponsi

  5.

  红嘴鹦哥哥伦比亚亚种

  Pionus sordidus saturatus

  6.

  红嘴鹦哥指名亚种

  Pionus sordidus sordidus

种群现状

  这种鸟是当地很常见的。但它们分布则很不均匀,在厄瓜多尔西部,海拔2000米高度的拉巴斯罕见,在玻利维亚北部是最常见的鹦鹉。由于栖息地和森林砍伐的的原因,在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数量大幅下降。

红嘴鹦哥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