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红升麻

2022-07-11 16:56:50 百科资料

蔷薇目、虎耳草科植物。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朝鲜、日本、俄罗斯。生于山谷溪边、阔叶林下、草甸子。落新妇适宜种植在疏林下及林缘墙垣半阴处,也可植于溪边和湖畔。

  • 中文名称 红升麻
  • 拉丁学名 Astilbe chinensis (Maxim.) Franch. & Sav.
  • 别称 落新妇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红升麻

  【别名】金毛三七、三花七、阴阳虎、虎麻、术活、铁杆升麻

  【来源】为虎耳草科落新妇属植物落新妇Astilbe chinensis (Maxim.) Franch. et Sav.,以根状茎或全草入药。秋季挖取根状茎,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或连根挖取。晒干备用。

  【性味归经】辛、苦,温。

  【功效】祛风;清热;止咳

  【中药化学成分】叶含水杨酸(salicylicacid),2,3,二羟基苯甲酸(2,3,dihydroxybenzoicacid)。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祛风除湿。用于跌打损伤,手术后疼痛,风湿关节痛,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2~3钱。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

  【备注】(1)同属植物与本品相近者尚有如下数种:华南落新妇Astilbe austro-sinensis Hand.-Mazz.;水滨落新妇(野高粱)Astilbe rivularis Buch.-Ham,功能活血散瘀,祛风除湿,止痛。 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慢性胃炎,每用2~4钱,煎服。或用1两泡酒1市斤,泡7天后可服,每日2次,每次10毫升。黄水疮流脓,每用3~5钱,捣碎用生香油拌,涂患处;多花落新妇(金毛七)Astilbe myriantha Diels。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考证】出自《本草纲目拾遗》《本草拾遗》:今人多呼小升麻为落新妇,功用同于升麻,亦大小有殊。

  【生态习性】:喜半阴,在湿润的环境下生长良好。性强健,耐寒,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喜微酸、中性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也耐轻碱土壤。

形态特征品种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45-65cm。被褐色长柔毛并杂以腺毛;根茎横走,粗大呈块状,被褐色鳞片及深褐色长绒毛,须根暗褐色。基生叶为二至三回三出复叶,具长柄,托叶较狭;小叶片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长2.5-10cm,宽为1.5-5cm,先端通常短渐尖基部圆形、宽楔形或两侧不对称,边缘有尖锐的重锯齿,两面均被刚毛,脉上尤密;茎生叶2-3,较小,与基生叶相似,仅叶柄较短,基部钻形。花轴直立,高20-50cm,下端具鳞状毛,上端密被棕色卷曲长柔毛;花两性或单性,稀杂性或雌雄异株,圆锥状花序对茎生叶而生出;苞片卵形,较花萼长1.5mm,萼筒浅杯状,5深裂;花瓣5,窄线状,长约5mm,淡紫色或紫红色;雄蕊10,花丝青紫色,花药青色,成熟后呈紫色;心皮2,基部连合,子房半上位。蒴果,成熟时橘黄色。种子多数。花期8-9月。

  常见品种有:红色的"红卫兵"、"红光"、"法纳尔",粉色的"鬼怪"、"普米拉"。"亚历山大女王",紫红色的"紫矛",攻瑰红的"棉糖"和白色的"雪崩"、"雪漂"等。

性状

  性状鉴别 (1)落新妇 根茎呈不规则长块状,长约7cm,直径0.5-1cm。表面棕褐色,凹凸不平,有多数须根痕,有时可见鳞片状苞片。残留茎基生不棕黄色长绒毛。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粉性,黄白色,略带红色或红棕色。气微,味苦、辛。

  以个大、质坚、断面白色或微带红色者为佳。

  (2)大落新妇 根茎块状,长约6cm,直径1-2cm。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有多数须根痕,有时可见鳞片状苞片。残留茎基有褐色膜质鳞片。质脆,易折断,断面粉性,红棕色。气微,味苦。

  以个大、质硬、断面红棕色者为佳。

  显微鉴别 落新妇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长方形,外壁增厚栓化,棕褐色,可见鳞叶组织及单列多细胞毛。皮层较宽广,棕色,散有根迹维管束;内皮层可见凯氏带。中柱维管束断续环状排列,韧皮部外侧有纤维束。中央有宽广的髓部。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和淀粉粒。

  根茎粉末特征:灰褐色。①簇晶较多,直径48-72μm,棱角较钝。②纤维成束或散在,长226-528μm,直径17-29μm,胞腔较明显纹。③螺纹导管,长528-600μm,直径19-34μm。④薄壁细胞较小,红棕色。⑤淀粉粒长圆形,长5-21μm,脐点多点状,大粒层纹可见。

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浸泡过夜,滤过。滤液作供试液,另以岩白菜素作对照品,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板上以氯仿-乙酸乙醋-甲酸(5:4:2)展开,展距19cm。用50%硫酸乙醇液喷雾后,在105℃烤10min。供试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暗绿色斑点。

繁殖方法

  (一)播种

  常在9月中下旬以后进行秋播:基质消毒对播种用的基质进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锅里炒热,什么病虫都能烫死。

  催芽:用温热水(温度和洗脸水差不多)把种子浸泡3~10个小时,直到种子吸水并膨胀起来。对于很常见的容易发芽的种子,这项工作可以不做。

  播种:对于用手或其它工具难以夹起来的细小的种子,可以把牙签的一端用水沾湿,把种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质的表面上,覆盖基质1公分厚,然后把播种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为花盆高度的1/2~2/3,让水慢慢地浸上来(这个方法称为"盆浸法");对于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夹起来的种粒较大的种子,直接把种子放到基质中,按3×3公分的间距点播。播后覆盖基质,覆盖厚度为种粒的2~3倍。播后可用喷雾器、细孔花洒把播种基质质淋湿,以后当盆土略干时再淋水,仍要注意浇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种子冲起来;

  播种后的管理:在秋季播种后,遇到寒潮低温时,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来,以利保温保湿;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把薄膜揭开,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让幼苗接受太阳的光照,否则幼苗会生长得非常柔弱;大多数的种子出齐后,需要适当地间苗:把有病的、生长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当大部分的幼苗长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叶子后就可以移栽上盆了。

  (二)分株繁殖

  分株时间:最好是在早春(二、三月份)土壤解冻后进行。

  分株方法:把母株从花盆内取出,抖掉多余的盆土,把盘结在一起的根系尽可能地分开,用锋利的小刀把它剖开成两株或两株以上,分出来的每一株都要带有相当的根系,并对其叶片进行适当地修剪,以利于成活。

  装盆消毒:把分割下来的小株在百菌清1500倍液中浸泡五分钟后取出凉干,即可上盆。也可在上盆后马上用百菌清灌根。

  分株后的管理:分株装盆后灌根或浇一次透水。由于它的根系受到很大的损伤,吸水能力极弱,大约需要3~4周才能恢复萌发新根,因此,在分株后的3~4周内要节制浇水,以免烂根,但它的叶片的蒸腾没有受到影响,为了维持叶片的水分平衡,每天需要给叶面喷雾1~3次(温度高多喷,温度低少喷或不喷)。这段时间也不要浇肥。分株后,还要注意太阳光过强,最好是放在遮荫棚内养护。

  上盆或移栽:小苗装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2公分厚的粗粒基质或者陶粒来作为滤水层,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厚度约为1~2公分,再盖上一层基质,厚约1~2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

  上盆用的基质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或者草炭+珍珠岩+陶粒=2份+2份+1份;菜园土+炉渣=3份+1份;草炭+炉渣+陶粒=2份+2份+1份;锯末+蛭石+中粗河沙=2份+2份+1份。上完盆后浇一次透水,并放在略荫环境养护一周。

  小苗移栽时,先挖好种植穴,在种植穴底部撒上一层有机肥料作为底肥(基肥),厚度约为4~6公分,再覆上一层土并放入苗木,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放入苗木后,回填土壤,把根系覆盖住,并用脚把土壤踩实,浇一次透水。

  摘心:在开花之前一般地进行两次摘心,以促使萌发更多的开花枝条:上盆一至两周后,或者当苗高6~10公分并有六片以上的叶片后,把顶梢摘掉,保留下部的3~4片叶,促使分枝。在第一次摘心3~5周后,或当侧枝长到6~8公分长时,进行第二次摘心,即把侧枝的顶梢摘掉,保留侧枝下面的4片叶。进行两次摘心后,株型会更加理想,开花数量也多。

管理要点

  湿度管理:喜欢较高的空气湿度,空气湿度过低,会加快单花凋谢。也怕雨淋,晚上需要保持叶片干燥。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65~75%。

  温度管理:喜欢温暖气候,忌酷热,在夏季温度高于34℃时明显生长不良;不耐霜寒,在冬季温度低于4℃以下时进入休眠或死亡。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一般在秋冬季播种,以避免夏季高温。

  光照管理:春夏秋三季需要在遮荫条件下养护。在气温较高的时候(白天温度在25℃以上),如果它被放在直射阳光下养护,叶片会明显变小,枝条节间缩短,脚叶黄化、脱落,生长十分缓慢或进入半休眠的状态。在冬季,由于温度不是很高,就要给予它直射阳光的照射,以利于它进行光合作用和形成花芽、开花、结实。开花期放在室内养护一段时间后(10~15天),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荫(保温)条件的地方养护一段时间(一个月左右),如此交替调换,以利于植株积累养分持续开花。

  肥水管理:与其它草花一样,对肥水要求较多,但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营养齐全"的施肥(水)原则,并且在施肥过后,晚上要保持叶片和花朵干燥:

  春、秋两季:这两个季节是它的生长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宝"--"花宝"--清水--"花宝"--"花宝"--清水的顺序循环(最起码每周要保证两次"花宝"),间隔周期大约为:室外养护的1~4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放在室内养护的2~6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

  夏季:夏季高温期它往往进入休眠状态,对肥水要求不多,甚至要控肥控水。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室外养护的3~5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放在室内养护的4~7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早晨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晚上保持叶片干燥。还要经常给植株喷雾。

  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7~10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

  修剪:每两个月剪掉一次带有老叶和黄叶的枝条,只要温度适宜,能四季开花。

生态环境

  1.落新妇生于海拔400-3600m的山坡林下阴湿地或林缘路旁草丛中。2.大落新妇生于海拔400-2000m的山谷、溪边和林中。

各家论述

  1. ?本草经集注》:(根)解毒。用叶挼作小儿浴汤,主惊忤。
  2. ?四川中药志》:清热止汗,治头痛项强及腰脊疼痛。
  3. ?贵州草药》:清热解表,祛痰止咳,敛汗。

选方

  ①治风热感冒:马尾参五钱,煨水服。(《贵州草药》)

  ②治肺痨咳血、盗汗:马尾参、土地骨皮、尖经药、白花前胡各五钱。煨水服,一日三次。(《贵州草药》)

生药材鉴定

  1.落新妇全草皱缩。茎圆柱形,直径1-4mm,表面棕黄色;基部具有褐色膜质鳞片状毛或长柔。基生叶二至三回三出复叶,多破碎,完整小叶呈披针形、卵形、阔椭圆形,长1.8-8cm,宽1-4cm,先端渐尖,基部多楔形,边缘有牙齿,两面沿脉疏生硬毛;茎生叶较小,棕红色。圆锥花序密被褐色卷曲长柔毛,花密集,几无梗,花萼5深裂;花瓣5,窄条形。有时可见枯黄色果实。气微,味辛、苦。

  2.大落新妇茎直径1-6mm。表面被褐色长柔毛和腺毛。基生叶为复叶,完整小叶卵形或长圆形,长2-10cm,宽1-5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心形或楔形,边缘有锐重锯齿,上面被糙伏腺毛,下面沿脉生短腺毛;茎生叶较小。圆锥花序密生短柔毛和腺毛。有时可见果实,长约5mm。气微,味苦。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