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肾炎
过敏性紫癜亦称"血管性紫癜"、"许兰·亨诺紫癜"或"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是由感染、食物所引起的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疾病。由于在皮肤和粘膜上表现为紫癜(瘀点及瘀斑)故称为过敏性紫癜。特征为血小板并不减少而血管壁的通透性显著增加。除皮肤和粘膜出血外常伴有胃肠道、关节或肾脏的出血,表现出胃肠道症状(称为腹型,由肠粘膜水肿、出血引起,以突发脐周及下腹绞痛为常见);关节症状(称为关节型,多见于膝、踝、腕关节肿胀疼痛)及肾脏病变(称为肾性,不仅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管型尿,部分病例可出现紫癜性肾炎)。
- 别称 血管性紫癜
- 常见症状 皮肤表皮下出现的一种皮疹
- 人群 发于青壮年
疾病简介
紫癜型肾炎多发于青壮年,多数发生在过敏性紫癜发病后4周左右,或紫癜尚未全消失之时。初有急性肾炎浮肿、血尿、颗粒管型等表现,严重时可出现肾性高血压、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治疗包括消除病因,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组织胺药等。

中医辩证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紫癜风"、"发斑"、"红疹"、"葡萄疫"等范畴;又包括在"血证"中。病机在于风毒或挟湿热毒外侵肌表,内犯胃肠,流注关节,损伤下焦,入于脉络,致血不循经,溢于肤下而发为紫斑。
中医特色用于治疗本病,疗效优于单用西药。"紫草消癜汤"治疗本病, 药专力宏、起效迅速、 效果突出,且不宜复发。
症状特征
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是皮肤表皮下出现的一种皮疹。病变主要累及胃肠、关节及肾脏等毛细血管壁,使其渗透性和脆性增加,以致造成出血症状。
在过敏性紫癜的累及胃肠、关节及肾脏三大并发症中,紫癜肾炎是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并发症,又称为过敏性紫癜肾炎,紫癜肾,紫癜型肾炎.
过敏性紫癜内在因素是本身具有过敏体质,这在过敏性紫癜的发病中起主导作用。过敏性紫癜和过敏性体质有关,附着在灰尘上的细菌、海鲜类食物、动物皮毛、冷空气、花粉和含有抗生素等成分的药物等,都会造成紫癜发作。及早彻底脱敏是治疗过敏性紫癜防止复发的关键。
发病机制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过敏性紫癜导致肾受累的比例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为过敏反应,可有两类情况:
①速发型过敏反应:由致敏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形成抗原。产生的IgE抗体吸附在肥大细胞上,释放出组胺及慢反应物质(SRS-A)。这类物质引起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
②免疫反应:是由于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所致。这类可溶性、小分子的复合物可刺激嗜碱粒细胞释放组胺及5-羟色胺,也可沉着于血管壁及肾小球的基底膜上激活补体,引起组织损伤。
过敏性紫癜病理变化是毛细血管及小动脉血管壁的纤维样坏死血管周围有浆液渗出及炎性细胞浸润。以上病变主要发生于皮肤,但也可发生于心、肺、肝、头颅内的血管,引起器官损害及出血。 肾脏病变是本病病理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轻型的病例表现为肾内局灶性病变,仅有蛋白尿;病变进展时,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有广泛的增殖性病变,反复发作时,肾小球基底膜及粘合质上有大量纤维蛋白、IgG、IgA及C3等沉着,出现肾功能不全;严重者肾小球毛细血管有灶性坏死及血小板血栓形成,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管腔堵塞。
治疗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关于免疫脱敏治疗的指导性文件中明确指出,"免疫脱敏治疗是唯一可以彻底治疗过敏性紫癜疾病的根本性治疗方法"。
国际过敏研究权威组织也提出,"使用高品质的标准化脱敏制剂,同时应该使用最佳的过敏症治疗方案,包括清除过敏性紫癜过敏原、患者免疫修复、过敏并发血管炎症适当的对症药物治疗、标准化脱敏制剂免疫治疗,简称"四合一的四联疗法"方案。
单纯用激素治疗会造成激素反跳,反弹。过敏性紫癜反复发作的根本解决方法是"四合一的四联疗法"方案,才可以全面解决过敏性紫癜和最常见的过敏性紫癜并发症紫癜肾炎。
预防护理
首先应避免接触诱发本病的各种"不正之气",避免鱼、虾、蟹、花粉、牛乳等可能诱发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饮食。其次应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注意运动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再次,患病后,要卧床休息,避免烦劳过度,节制房事,忌食烟酒。饮食宜富于营养,易于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对于尿血患者,应忌食辛辣、香燥刺激物及海鲜发物,如公鸡、海鱼、牛肉、羊肉、鹅等,以免助热化火,加重病情。尿蛋白多者,应注意不过多食用高蛋白饮食,以防虚不受补。日常生活中以茶为饮品除预防和改善结石。像金钱草、金银花、碟清草、蒲公英等就有溶石排石,利尿,消炎灭菌,清利湿热的作用。
饮食注意事项
1、紫癜性肾炎应立即停止接触和使用可能引起过敏性紫癜的食物,如牛奶、蟹、虾、羊肉等。
2、根据紫癜性肾炎类型不同,选用不同的食物,如热毒入血、阴虚火旺者,宜选用性偏寒凉的食物,如鲜藕、荸荠、荠菜、梨、杨桃、莲子、木耳、荷叶、小蓟等。
3、随着病情的控制,逐渐加用猪肉、土豆、鸡蛋等食品,如果病情完全控制了,则才开始加用海鲜等食物。
4、饮食忌肥腻,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不能食用鱼、牛奶、蛋、虾等食物,每餐切忌过饱,以免增加胃肠负担,诱发或加重胃肠道出血。
5、饮食应精加工,尽量少用粗食及粗纤维多的食物,如芹菜、油菜、笋、韭菜、菠萝等,可磨损胃肠黏膜,诱发或加重胃肠道出血。
6、好先食用青菜、萝卜、白菜,米饭、馒头、稀饭等不容易过敏的食物,忌烟酒和辛辣刺激食物,以免诱发及加重消化道出血等,对伴有高血压或水肿,应限制盐的摄入量。
复发病因
1.饮食不当食用过敏食物,引起紫癜性肾炎复发。
引发紫癜性肾炎的发生,比较常见的食物有:鱼、虾、蟹等。这是因为,这类食物中出现大量的细菌、微生物等。若食用不当的话,便会损害自身健康,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
2.花粉、虫卵、油漆也可能引起过敏源患者需小心。
有一部分人对植物的花粉、蚊虫、虫卵或者是动物羽毛、油漆等物质产生刺激的症状,常会出现过敏的现象。长期下去,便会损害自身健康,严重时便会促使紫癜性肾炎的发生。
3.不按医嘱服药也会再次损伤肾脏
生活中,若在服用抗生素、异烟肼、卡托普利等药物时,若是不按说明书使用或者不遵循医嘱的话,不仅达不到治疗的效果,而且还会加重损害肾脏的健康,从而诱发紫癜性肾炎。
危害性
紫癜性肾炎的病因可为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感染所引起的变态反应,如果患者不注意的话,某些药物、食物等过敏也可引起过敏性紫癜,进而发展成紫癜性肾炎。天气渐暖,春天更是紫癜性肾炎高发的季节,紫癜性肾炎的病因或为植物花粉、虫咬、寒冷刺激等引起。紫癜性肾炎对患者身体的危害,也是临床表现除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外,主要为血尿和蛋白尿。血尿蛋白尿也是紫癜性肾炎及其他肾脏疾病的主要尿检异常症状。患者蛋白尿若持续时间较长,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到后期可引起肾脏功能衰竭。经观察,紫癜性肾炎的肾脏损害多发生于皮肤紫癜后一个月内,有的或可以同时并见皮肤紫癜、腹痛,有的仅是无症状性的尿异常。这些都是紫癜性肾炎对患者身体的危害 。
紫癜性肾炎的并发症状部分患者有关节肿痛,多累及大关节,如膝、踝、腕、肘等,小关节不受累。关节肿胀、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使患者的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紫癜性肾炎导致的高血压约占高血压患者的20%~40%,血压一般为轻度至中度增高,个别紫癜性肾炎患者可发现高血压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