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伦杆
2022-07-08 15:40:15 百科资料
索伦杆(又名索摩杆),汉语意为"神杆",为满族祭天所用。 木杆下端镶在夹杆石中,上端有一个碗状的锡斗。索伦杆立于家中院内东南角的一个石墩的孔中。祭天时,供物摆上,锡斗里放上碎米和切碎的猪内脏,供乌鸦、喜鹊享用。
- 中文名称 索伦杆
- 满语 somo i moo
- 定义 满族祭祀时所立的神杆
简介
索伦杆满族祭祀时所立的神杆。(满语:somo i moo),音译为"索摩杆子"。
相关传说
相传,满洲始祖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的后代对族众施以苛政,遂发生了部众叛变,族长、头人被杀殆尽,只逃脱了一个名叫凡察的男孩。眼看将被追上,凡察已无力再跑,情急之下便趴在一棵枯树之下。就在这时从远处飞来一大群乌鸦。追寻的人赶到时只看到一片黑压压的乌鸦呱呱乱叫,没有发现人的踪影。多亏了乌鸦的救命之恩,凡察逃过了生死劫,爱新觉罗氏的子孙后代才得以繁衍生息。
为了纪念乌鸦救命之恩,爱新觉罗后世子孙在屋前竖杆,祭祀乌鸦神成为皇家和满族人家重要的祭礼活动。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时设堂子祭神,立杆祭天。皇太极在沈阳城东也设堂子,每年春节和重大节日皇帝亲率皇室成员及王公大臣谒堂子祭神、立杆祭天。定都北京后又在长安左门之东建堂子,在坤宁宫设神堂,立神杆。清宁宫内杀牲祭神的同时,在宫外还要祭天。杀猪后将猪下水等切碎拌以碎米,放在院中索伦杆上的锡斗内。
这一满族特有的习俗在北京和东北一直延续到清末。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