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糖尿病肢端坏疽

2022-07-13 01:36:26 百科资料

该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该病患者常常伴有大动脉闭塞和足趾溃疡。而且这种足趾溃疡为干性坏疽;若患者无动脉闭塞,则其足缘、足底、足背等处好发溃疡,这种溃疡为湿性坏疽、该病多发于糖尿病患者没有很好的控制血糖所致。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了知觉神经障碍以及痛觉或温觉麻痹时,应该特别注意防止发生烫伤和外伤,以免发生坏疽。

  • 中文名称 糖尿病肢端坏疽
  • 本质 该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 伴有症状 大动脉闭塞和足趾溃疡
  • 发病人群 中老年人;男多于女

特点介绍

  糖尿病肢端坏疽大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男多于女,男女之比为3∶2;糖尿病病程平均约10年,坏疽部位下肢多见,占92。5%,上肢少见,发病约占80%,约占7。5%;发病约占80%,双侧同时发病约占80%,双侧同时发病约占20%;足趾和足底同时坏疽的多见,占77。5%;足趾和小腿同时坏疽占5%,仅小腿坏疽占5%;足趾或手指发病占 12。5%。

类型

  (1)湿性坏疽。肢端体表局部软组织糜烂,形成浅溃疡,继之溃烂深入肌层,甚则烂断肌腱,骨质受破坏,大量组织坏死,形成大脓腔,排出较多分泌物。此型坏疽多见,占72。5%,主要病理基础是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所致微循环障碍。

  (2)干性坏疽。受累肢端末梢缺血坏死,干枯变黑,病变界线清楚,发展至一定阶段不经处理会自行脱落。此型坏疽约占7。5%,小动脉闭塞所致缺血性坏死。

  (3)混合型坏疽。约占20%。微循环障碍和小动脉阻塞两类病变并存,既有肢端的缺血干性坏死,又有足和(或)小腿的湿性坏疽。

分级

  0级:无开放性病变,明显供血不足。

  Ⅰ级:浅表溃疡。可由水疱或其他损伤所致,或自发产生。

  Ⅱ级:溃疡深达肌腱、韧带、骨关节。

  Ⅲ级:深部溃烂感染,并有骨髓炎和脓疡窦道形成。

  Ⅳ级:有趾及和(或)部分足坏疽。

  Ⅴ级:全足坏疽,一般需截肢。

治疗

  (1)采用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严格控制糖尿病,使血糖接近正常水平,且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2)局部外科处理。坏疽局部清创、敷以抗菌和改善微循环的药物。

  (3)抗凝治疗。潘生丁、肠溶阿司匹林、中药活血化瘀剂。

  (4)改善微循环。山莨菪碱的应用。

  (5)抗菌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相应的抗生素。

  (6)其他疗法。给予神经营养剂、补充微量元素锌、高压氧治疗。

  (7)截趾和(或)截肢手术。

  (8)动脉重建手术。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