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机械设计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是武汉大学建设的慕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该课程于2016年02月26日首次在中国大学MOOC开课,授课教师为许贤泽、戴书华、杨晋陵。据2021年8月中国大学MOOC官网显示,该课程已运行10学期。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共十四章,包括螺旋传动的结构形式、凸轮机构、精密机械零件的强度与刚度、平面连杆机构、精密机械零件的受力分析与平衡、齿轮机构、精密机械零件受力变形与应力分析等内容。
- 中文名称 精密机械设计
- 类别 慕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授课平台 中国大学MOOC
- 开课时间 2016年02月26日(首次)
- 授课教师 许贤泽、戴书华、杨晋陵
课程性质
课程定位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及机电类专业的基础课,通过对螺旋传动的结构形式、精密机械零件的强度与刚度、平面连杆机构、精密机械零件的受力分析与平衡等内容的学习,使学习者掌握仪器零件的结构原理、传动方式、轴系部件、支承结构等内容。
适应专业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适合测控技术与仪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及机电类专业学习。
课程简介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共十四章,第一章至第五章分别介绍精密机械零件的受力分析与平衡、精密机械零件受力变形分析、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平面四连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动件常用运动规律与基本尺寸等知识点;第六章至第十章分别讲述渐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与根切现象、复合轮系传动比、精密机械零件的强度与刚度、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带传动的受力分析与应力等内容;第十一章至第十四章分别介绍螺旋传动的结构形式、轴的结构设计、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螺纹联接的主要类型及应用等知识点。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精密机械零件的受力分析与平衡 1.1绪论 1.2精密机械零件的受力分析与平衡 第二章 精密机械零件受力变形与应力分析 2.1精密机械零件受力变形与应力分析(上) 2.1精密机械零件受力变形与应力分析(中) 2.1精密机械零件受力变形与应力分析(下) 第三章 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 3.1运动副及其分类 3.2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上) 3.2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下) 第四章 平面连杆机构 4.1平面四连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上) 4.1平面四连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下) 第五章 凸轮机构 5.1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与基本尺寸的确定 第六章 齿轮机构 6.1齿轮啮合基本原理 6.2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6.3渐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与根切现象(上) 6.3渐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与根切现象(下) 6.4斜齿圆柱齿轮机构(上) 6.4斜齿圆柱齿轮机构(中) 6.4斜齿圆柱齿轮机构(下) 6.5圆锥齿轮机构 6.6蜗轮蜗杆机构(上) 6.6蜗轮蜗杆机构(中) 6.6蜗轮蜗杆机构(下) 第七章 轮系 7.1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7.2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 7.3复合轮系传动比计算 第八章 精密机械零件的强度与刚度 | 8.1精密机械零件的强度与刚度(上) 8.2精密机械零件的强度与刚度(下) 第九章 齿轮传动 9.1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9.2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上) 9.2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下) 9.3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上) 9.3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下) 9.4直齿圆锥齿轮传动(上) 9.4直齿圆锥齿轮传动(下) 9.5蜗杆传动(上) 9.5蜗杆传动(下) 第十章 带传动 10.1带传动的受力分析与应力(上) 10.1带传动的受力分析与应力(下) 10.2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 第十一章 螺旋传动的结构形式 11.1螺旋传动的结构形式(上) 11.1螺旋传动的结构形式(下) 第十二章 轴 12.1轴的结构设计(上) 12.1轴的结构设计(中) 12.1轴的结构设计(下) 12.2轴的刚度与强度计算 第十三章 轴承 13.1滚动轴承的代号(上) 13.1滚动轴承的代号(下) 13.2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上) 13.2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中) 13.2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下) 第十四章 联接 14.1螺纹联接的主要类型及应用 14.2螺纹联接的预紧与防松 |
(注:课程大纲排版从左到右排列 )
开课信息
开课次数 | 开课时间 | 授课老师 | 学时安排 | 参与人数 |
---|---|---|---|---|
第1次开课 | 2016年02月26日-2016年07月25日 | 许贤泽、戴书华、杨晋陵 | 3小时每周 | 7218 |
第2次开课 | 2017年02月27日-2017年04月23日 | 4-6小时每周 | 2656 | |
第3次开课 | 2017年10月09日-2017年12月08日 | 许贤泽 | 3-5小时每周 | 3696 |
第4次开课 | 2018年03月12日-2018年06月12日 | 许贤泽、戴书华、杨晋陵 | 2238 | |
第5次开课 | 2018年09月03日-2018年10月27日 | 许贤泽 | 2924 | |
第6次开课 | 2019年02月18日-2019年04月14日 | 4小时每周 | 1152 | |
第7次开课 | 2019年09月01日-2019年10月26日 | 2122 | ||
第8次开课 | 2020年02月17日-2020年04月18日 | 1325 | ||
第9次开课 | 2020年09月07日-2020年12月15日 | 3-5小时每周 | 897 | |
第10次开课 | 2021年02月22日-2021年04月25日 | 3-6小时每周 | 840 |
(注:表格内容参考资料 )
教学目标
通过对精密机械设计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掌握仪器零件的结构原理、传动方式、轴系部件、支承结构等内容。
学习预备
预备知识
学习精密机械设计课程需要具备工程制图等课程基础知识。
学习资料
书名 | 作者 | 出版时间 | 出版社 |
---|---|---|---|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 | 许贤泽 | 2007年7月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 | 2012年5月 | ||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第3版)》 | 2015年9月 | ||
《精密机械设计》 | 2013年8月 |
(注:表格内容参考资料 )
所获荣誉
2016年6月28日,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7年12月26日,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教师简介
许贤泽,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授,承担精密机械设计等课程教学工作。
戴书华,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承担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教学工作。
杨晋陵,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承担精密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