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粪礁

2022-06-30 08:21:14 百科资料

食物残渣和肠内细菌相结合,日积月累慢慢形成如岩石般坚硬的礁状物质,牢牢的粘连在肠壁上,医学上把这些礁状物质称之为"粪礁"。

  • 中文名称 粪礁
  • 读音 fèn jiāo
  • 部位 肠壁
  • 性状 礁状

基本含义

  食物残渣和肠内细菌相结合,日积月累慢慢形成如岩石般坚硬的礁状物质,牢牢的粘连在肠壁上,医学上把这些礁状物质称之为“粪礁”。
知识

粪礁

粪礁形成

  人的肠道有千褶百皱,如果全部展开,有一个半的网球场那么大,平均每隔3.5厘米就在于有一个拐角,如同下水道的拐角一样,即使每天都排便,也总是会有一些食物残渣滞留在肠道褶皱内,这些食物残渣可积存多达7.3公斤,如不及时排出,就好像人几十年来没洗澡一样。

万病之源

  药王孙思邈《千金要方》所论,肠痞气滞,淤堵之证、实属糜黄作怪。“黄之毒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在脏腑,或在血液,所以为病之多也。”

  注解:“黄”用指粪便。如《黄帝内经》中说“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

  现代医学证实,“粪礁”在体内长久堆积,可产生上百种毒素,这些毒素通过气血循环,蔓延人体各个器官,导致组织细胞病变,引发370多种疾病。

产生粪礁

  【粪礁】者,其肠子肯定是怠惰型的,因而凡造成肠子怠惰的,均是引发【粪礁】的原因:

  (1)水资源、大气污染;

  (2)环境变化;

  (3)胃肠蠕动减弱,大肠松弛、送便功能减弱;

  (4)生活不良习惯,如久坐不动、有便感老忍着、饮食无规律;

  (5)食物过于精细、纤维质少;

  (6)精神忧虑,如工作过度或精神压力过大;

  (7)盲目滥用泻药;

  (8)排毒意识差;

  (9)过度减肥而饮食不足;

  (10)疾病引起,如慢性肠炎、大肠憩肉、中风、脊髓损伤、大肠癌等。

  导致粪礁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暴饮暴食。还有遗传的胃肠比较虚弱也是导致的主要原因。

主要危害

  粪礁的危害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伴随粪礁出现的各种不舒服的症状;另一方面是粪礁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包括可怕的癌症。 A伴随粪礁出现的病症:

  (1)腹痛、腹胀和放臭屁。

  (2)头痛、食欲不振、口臭、失眠等。

  (3)粉刺、褐斑、雀斑、皮肤粗糙无光泽。

  (4)荨麻疹、哮喘。经常引起许多慢性疾病。 引发的疾病类:

  (1)结肠炎、肠梗阻、肠癌、大肠憩肉、乳腺癌,肠道内有害菌发酵粪便后产生的各种有害毒。

  (2)大肠憩室、这是一种大肠壁凹陷而形成小袋儿状的疾病,粪礁积存在小袋中引起的炎症。其原因被认为是粪礁中含有的有害菌分解的毒素和气体压力压迫肠壁造成。

  (3)痔疮:因粪礁而便秘者排便用力时,肛门周围淤血加重,形成痔核或使原本痔疮患者症状恶化。另外,粪便干硬粗糙,硬要排出,肛门边缘会撕裂,造成肛裂(裂痔),周而复始,其结果会导致痔疮的恶性循环。

  (4)高血压:粪礁使肠内致病菌腐败发酵产生胺类,使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神经紧张造成高血压。

  (5)糖尿病:粪礁释放毒素经过血液扩散到胰腺,损伤胰岛细胞,造成血糖代谢的紊乱;

  (6)血液:粪礁释放的有害气体进入血液以后血液就会带毒运行

  (7)生殖系统:各种炎症(如前列腺炎等)导致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甚至可出现癌变

治疗方法

  (1)粪礁是需要化解的;

  (2)中医中药辩证治疗;

  (3)粪礁患者多是胃肠功能虚弱,可以从饮食上面来调节一下也是比较好的,饮食清淡多吃蔬菜和水    果,尽量的少吃辛辣和刺激的食物;

  (4)粪礁寄生于肠道,可以使用专业的肠道清洁来化解粪礁。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