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兰

箬兰(学名:Bletilla striata),又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白芨、朱兰、紫兰、紫蕙、百笠。
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块根),植株高18-60厘米。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以及缅甸北部。主要花期在春季,但依各地气候之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开花。
箬兰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及园林价值。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花有紫红、白、蓝、黄和粉等色,可盆栽室内观赏,亦可点缀于较为荫蔽的花台、花境或庭院一角。
- 中文名称 箬兰
- 拉丁学名 Bletilla striata
- 别称 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们
形态特征
箬兰,多年生草本,高15-70cm。根茎(或称假鳞茎)三角状扁球形或不规则菱形,肉质,肥厚,富粘性,常数个相连。茎直立。叶片3-5,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8-30cm,宽1.5-4cm,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长鞘状,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3-8朵,花序轴长4-12cm;苞片披针形,长1.5-2.5cm,早落;花紫色或淡红色,直径3-4cm;萼片和花瓣等长,狭长圆形,长2.8-3cm;唇瓣倒卵形,长2.3-2.8cm,白色或具紫纹,上部3裂,中裂片边缘有波状齿,先端内凹,中央具5条褶片,侧裂片直立,合抱蕊柱,稍伸向中裂片,但不及中裂片的一半;雄蕊与雌蕊合为蕊柱,两侧有狭翅,柱头顶端着生1雄蕊,花药块4对,扁而长;子房下位,圆柱状,扭曲。蒴果圆柱形,长3.5cm,直径约1cm,两端稍尖,具6纵肋。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以及缅甸北部。
主要价值
主治:
1、鼻血不止。用口水调白及末涂鼻梁上低处(名"山根");另取白及末一钱,水冲服。
2、心气疼痛。用白及、石榴皮各二钱,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黄豆大。每服三丸,艾醋汤送下。
3、妇女阴脱。用白及、川乌药,等分为末,薄布包一钱,纳入阴道中,觉胜利内热即止。每天用一次。
4、疔疮、肿疮。用白及末半钱,澄水中,等水清后,去水,以药摊厚纸上贴于患处。
5、跌打骨折。用白及末二钱,酒调服。
6、刀伤。用白及、煅石膏,等分为末洒伤口上。
7、冬季手足皲裂。用白及粉加水调匀,填入裂口。患处不能沾水。
8、汤火全国各地。用白及粉调油涂搽。
9、重伤呕血。每日服白及末,米汤送下。
10、肺、胃出血。治法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