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算盘子

2022-07-14 21:18:07 百科资料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落叶灌木,高1-2米,小枝密生短柔毛。叶互生,有短柄或几无柄;叶片椭圆形成椭圆状披针形,长3-6厘米,宽1.5-3.5厘米,顶端尖,有时钝,基部宽楔形,表面疏生柔毛或近于无毛,背面密生短柔毛。花数朵簇生于叶腋;雄花有雄蕊3;雌花萼片卵状,密生短柔毛,子房通常5-8室,花柱合生。蒴果扁球形,直径约1.5厘米,有纵沟,外面有绒毛。花期5-6月,果期8-9月。

  • 中文学名 算盘子
  • 拉丁学名 Glochidion puberum L
  • 别称 算盘子、金骨风、雷打火烧子、狮子滚球、野南瓜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概述

算盘子

  算盘子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算盘子直立多枝灌木,高l-3m。小枝灰褐色,密被锈色或黄褐色短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3mm,被柔毛;托叶三角形至狭三角形,长1-2mm,被柔毛;叶长圆形至长圆状卵形或披针形,稀卵形或倒卵形,长3-9cm,宽1.2-3.5cm,先端钝至急尖,稀近圆形,常具小尖头,基部楔形至钝形,上面仅中脉被疏短柔毛或几无毛,下面粉绿色,密被短柔毛,侧脉5-8对,下面明显。花单性同株或异株,花小,2-5朵簇生于叶腋;无花瓣;萼片6,2轮;雄花花梗细,长l-8mm,通常被柔毛,萼片质较厚,长圆形至狭长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外被疏短柔毛;雄蕊3枚,合生成柱状,无退化子房;雌花花梗长l-3mm,密被柔毛,花萼与雄花的近同形,但稍短而厚,两面均被毛;子房密被绒毛,8-10室,花柱合生成环状,长宽与子房几相等,先端不扩大,与子房连接处缢缩。蒴果扁球形,直径8-15mm,常具8-10条明显纵沟,先端具环状稍伸长的宿花柱,密被短柔毛,成熟时带红色,种子近肾形,具三棱,长约4mm,红褐色。花期6-10月,果期8-12月。其果子算盘子、算盘子根、算盘子叶都能入药,另立专条。同科植物还有:山柑算盘子。

药品简述

算盘子

  药名:算盘子。

  汉语拼音:suanpanzi

  英文名:PuberulousGlochidionHerb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ochidionpuberum(L.)Hutch.[AgyneiapuberaL.]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

  科属分类:大戟科。

  别名:黎击子、野南瓜、柿子椒、算盘珠、八瓣橘、馒头果、水金瓜、红橘仔、地金瓜、血木瓜、野北瓜子、磨盘树子、山金瓜、山油柑、臭山橘、山橘子、山馒头、狮子滚球、雷打柿、万豆子、寿脾子、牛萘、八楞橘、八楞楂、百梗桔、野蕃蒲、金骨风、野毛植、百荚橘、百荚结、小孩拳。

  性味:苦;凉;有小毒。

  归经:肾经。

  功能:清热除湿;解毒利咽;行气活血。

  主治:痢疾;泄泻;黄疸;疟疾;淋浊;带下;咽喉肿痛;牙痛;疝痛;产后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生态环境:生于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安徽、陕西等地。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算盘子的果实。

  采收储藏:秋季采摘,拣净杂质,晒干。

  炮制方法:(暂缺资料)

用药禁忌

  (暂缺资料)

中药化学成分

  种子含脂肪油25.30%。脂肪酸组成:棕榈酸(palmiticacid)29.1%,硬脂酸(stearicacid)0.9%,油酸(oleicacid)23.2%,亚油酸(linoleicacid)32.7%,亚麻酸(linolenicacid)14.1%。

药理作用

  抗菌作用:

  叶煎剂对志贺痢疾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及伤寒沙门菌等9种肠道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对贺痢疾杆菌最敏感,在试管内的效价为1:1280;根煎剂无抗菌作用。

常用选方

算盘子

  1、治疟疾:野南瓜一两。酒水各半煎,于疟发前二至三小时服。

  2、治疝气初起:野南瓜五钱。水煎服。

  3、治睾丸炎:鲜野南瓜三两,鸡蛋二个。先将药煮成汁,再以药汁煮鸡蛋,一日二次,连服二天。(选方出江西《草药手册》)

文献论述

  1、《分类草药性》:治牙痛,淋浊,膀胱疝气。

  2、《江西民间草药》:治疟疾。

  3、《四川中药志》:治气痛,腰痛。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蒴果扁球形,形如算盘珠,常具8-10条纵沟。红色或红棕色,被短绒毛,先端具环状稍伸长的宿存花柱。内有数颗种子,种子近肾形,具纵棱,表面红褐色。气微,味苦、涩。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