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简卢陟

2022-07-03 04:51:15 百科资料

《简卢陟》是唐代韦应物所作的诗。

  • 作品名称 简卢陟
  • 作者 韦应物
  • 创作年代 唐代
  • 作品出处 《全唐诗》
  • 作品体裁 五言

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792)早年当过唐玄宗的侍卫,"身为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提樗蒲局,暮窃东邻姬",他这番自述,不禁使人联想起在锦衣玉食绿酒红灯中长大的高干子弟,总是无法无天,连地方官也惹不起的。奇怪的是,他却在玩乐够了之后,忽而发愤读书,下决心脱胎换骨。后来他做过几任县令和刺史,曾经严惩不法军吏,又常感到无力拯救百姓而自愧,写下了"邑有流亡愧俸钱"这样的名句,终于在文学史上奠定了自己无可争辩的地位。他的诗卓然名家,"高雅闲谈,自成一家之体",世以"王孟韦柳"并称,都继承陶渊明而各有特色。 他的词不多, 仅《三台》和《调笑》共四首。"胡马"一阕,极写边塞的荒凉,全无一字写人,却深切地体现了征人远戍的孤独和烦忧,选唐五代词没有不选这一首的。

作品原文

  简卢陟

  韦应物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咔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注释

  1.简:书信,此活用作动词。

  2.卢陟:韦应物的外甥。

  3.白雪曲:即"阳春白雪",指高雅的乐曲。

  4.恓[xī]惶:烦恼不安的样子。

  5.淮海滨:徐州为中心的淮河以北。

  6.戎旅:军队。

  7.蹉跎:失意。

  8.咔[lòng]:鸟鸣声。

  9.风尘:行旅艰辛。此词字面上来看好像是指行路的艰苦劳顿。但远非如此。当时唐朝安史之乱刚刚结束三年,社会仍然不安定,就在这一年,同华节度使周智光反叛国家,不仅杀了陕州监军张志斌,还吃了他的肉,屡杀朝廷安抚使者,向朝廷叫板:"吾离长安百八十里,夜眠不敢伸脚,恐踏破长安城;至于挟天子以令诸侯,唯我周智光能之。"唐代宗忍无可忍,密诏郭子仪伐周智光。好不容易消灭周智光,后蜀乱又起。可以说,作为一个心忧国家社稷的人,韦应物的诗不能仅从字面上去了解,风尘显然也暗指国家战乱、兵祸等。

译文

  人生就像高雅的乐曲,却难遇懂得欣赏的人。

  在悲伤不安的羁旅中,失意流落在淮海之滨。

  涧树沾满清晨的雨露,山鸟悲啼着春色将暮。

  我只有这一瓢酒,愿能慰解这一路艰辛劳顿。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