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第7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2022-06-26 03:19:30 百科资料

第7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于2013年8月28日至9月7日在意大利威尼斯举办。

2013年9月7日,第7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意大利导演吉安弗兰科·罗西执导的《罗马环城高速》摘得最佳影片金狮奖;中国导演蔡明亮执导的《郊游》获得评审团大奖银狮奖;希腊导演亚历山多罗斯·阿拉纳斯凭借《暴力小姐》获得最佳导演银狮奖;希腊演员瑟米斯·帕诺凭借《暴力小姐》获得最佳男演员奖;意大利演员伊莲娜·寇塔凭借《巴勒莫狂花》获得最佳女演员奖。

第7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在奖项和单元设置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电影节增设"评审团大奖"(Grand Jury Prize),与原有的"评审团特别奖"(Special Jury Prize)有所区别,更加注重导演、演员等综合水平非常优秀的影片;电影节将"经典回顾单元"作为常设单元保留下来。

  • 中文名称 第7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 外文名称 70th 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举办时间 2013年8月28日 至 2013年9月7日
  • 举办地点 意大利威尼斯
  • 评审团主席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基本简介

  第7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于2013年8月28日至9月7日在意大利威尼斯举办。

  2013年9月7日,第7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意大利导演吉安弗兰科·罗西执导的《罗马环城高速》摘得最佳影片金狮奖;中国导演蔡明亮执导的《郊游》获得评审团大奖银狮奖;希腊导演亚历山多罗斯·阿拉纳斯凭借《暴力小姐》获得最佳导演银狮奖;希腊演员瑟米斯·帕诺凭借《暴力小姐》获得最佳男演员奖;意大利演员伊莲娜·寇塔凭借《巴勒莫狂花》获得最佳女演员奖。

  第7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在奖项和单元设置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电影节增设"评审团大奖"(Grand Jury Prize),与原有的"评审团特别奖"(Special Jury Prize)有所区别,更加注重导演、演员等综合水平非常优秀的影片;电影节将"经典回顾单元"作为常设单元保留下来。

获奖名单

  奖项

  获奖者/获奖影片

  制片地区

  主竞赛单元

  最佳影片金狮奖

  吉安弗兰科·罗西《罗马环城高速》

  意大利

  评审团大奖银狮奖

  蔡明亮《郊游》

  中国台湾/法国

  最佳导演银狮奖

  亚历山多罗斯·阿拉纳斯《暴力小姐》

  希腊

  最佳剧本奖

  史蒂夫·库根《菲洛梅娜》

  英国

  最佳男演员奖

  瑟米斯·帕诺《暴力小姐》

  希腊

  最佳女演员奖

  伊莲娜·寇塔《巴勒莫狂花》

  意大利/瑞士/法国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奖

  泰伊·谢里丹《乔》

  美国

  评审团特别奖

  菲利浦·葛罗宁《警官之妻》

  德国

  地平线单元

  最佳影片奖

  《东方少年》

  法国

  最佳短片奖

  《谁》

  印度

  最佳导演奖

  乌贝托·帕索里尼《继续活着》

  英国

  特别创新奖

  《鱼与猫》

  伊朗

  评审团特别奖

  《毁灭》

  澳大利亚

  终身成就奖

  终身成就金狮奖

  威廉·弗莱德金(美国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

  参考资料:

入围名单

开幕影片

  《地心引力》(3D)导演:阿方索·卡隆(美国)

主竞赛单元

  《郊游》导演:蔡明亮(中国台湾/法国)

  《屋顶》导演:莫扎克·阿洛维奇(阿根廷/法国)

  《强悍》导演:吉安尼·阿梅利奥(意大利)

  《暴力小姐》导演:亚历山多罗斯·阿拉纳斯(希腊)

  《踪迹》导演:约翰·卡兰(英国/澳大利亚)

  《巴勒莫狂花》导演:艾玛·丹特(意大利/瑞士/法国)

  《汤姆的农场旅行》导演:泽维尔·多兰(加拿大/法国)

  《神的孩子》导演:詹姆斯·弗兰科(美国)

  《菲洛梅娜》导演:斯蒂芬·弗雷斯(英国)

  《嫉妒》导演:菲利普·加瑞尔(法国)

  《零点定理》导演:特瑞·吉列姆(英国/美国)

  《我是阿拉伯人》导演:阿莫斯·吉泰(以色列/法国)

  《皮囊之下》导演:乔纳森·克雷则(英国/美国)

  《乔》导演:大卫·戈登·格林(美国)

  《警官之妻》导演:菲利浦·葛罗宁(德国)

  《起风了》导演:宫崎骏(日本)

  《已知的未知:拉姆斯菲尔德和他的时代》(纪录片)导演:埃罗尔·莫里斯(美国)

  《夜色行动》导演:凯莉·雷查德(美国)

  《罗马环城高速》(纪录片)导演:吉安弗兰科·罗西(意大利)

非竞赛单元

  剧情片

  《船长哈洛克》导演:荒牧伸志(日本)

  《地心引力》导演:阿方索·卡隆(美国/英国)

  《莫比乌斯》导演:金基德(韩国)

  《洛克》导演:斯蒂文·奈特(美国/英国)

  《不可饶恕》导演:李相日(日本)

  《狼溪2》导演:克瑞格·麦克林恩(澳大利亚)

  《另一个家园》导演:爱德嘉·莱兹(德国/法国)

  《刚朵拉》导演:Paul Rudish、Aaron Springer、Clay Morrow(美国)

  《大峡谷》导演:保罗·施拉德(美国)

  《费德里科多么奇怪》导演:伊托·斯柯拉(意大利)

  《希望的人》导演:安杰伊·瓦依达、Ewa Brodzka(波兰)

  纪录片

  《1982年,弗兰克的夏天》导演:Salvo Cuccia(意大利)

  《阿姆斯特朗的谎言》导演:阿莱克斯·吉布内(美国)

  《青松岭》导演:Vanessa Piper(美国)

  《救赎》导演:Miguel Gomes(葡萄牙)

  《乌克兰不是妓院》导演:Kitty Green(乌克兰)

  《屏息以待》导演:Costanza Quatriglio(意大利)

  《放生亚马逊》导演:蒂埃里·拉格贝尔(巴西)

  《贝林格的声音》导演:Mario Sesti、Teho Teardo(意大利)

  《疯爱》导演:王兵(中国)

  《在伯克利》导演:弗雷德里克·怀斯曼(美国)

地平线单元

  《过路天使》导演:艾格尼丝·碧(法国)

  《小兄弟》导演:史瑞克·阿瑞摩(哈萨克斯坦)

  《我们是最棒的》导演:鲁卡斯·穆迪森(瑞典)

  《有些女孩》导演:桑迪亚哥·帕拉维希诺(阿根廷)

  《美狄亚》导演:Andrea Pallaoro(美国/意大利)

  《继续活着》导演:乌贝托·帕索里尼(英国)

  《地狱为何恶劣》导演:园子温(日本)

  《圣餐》导演:缇·威斯特(美国)

特别放映

  《威尼斯70周年:重启未来》(纪录片)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保罗·施拉德、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蒙特·赫尔曼、沃尔特·塞勒斯、贾樟柯、陈可辛等(意大利)

  参考资料:

评委名单

主竞赛单元

  评审团主席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意大利导演、编剧、制片人,代表作《末代皇帝》《戏梦巴黎》

  评审团成员

  雷纳多·贝尔塔:瑞士摄影师,代表作《再见,孩子们》

  姜文:中国导演、演员、编剧,代表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

  马蒂娜·戈黛特:德国演员,代表作《美味关系》《窃听风暴》

  帕布罗·拉拉因:智利导演,代表作《智利说不》《后事》

  维吉妮·拉朵嫣:法国演员,代表作《八美图》

  安德里亚·阿诺德:英国导演、编剧,代表作《鱼缸》

  坂本龙一:日本歌手、音乐制作人、演员、钢琴家,代表作《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末代皇帝》

  凯丽·费雪:美国演员,代表作《星球大战》

  参考资料:

地平线单元

  评审团主席

  保罗·施拉德:美国导演、编剧、制作人,代表作《出租车司机》《蓝领阶级》

相关报道

闭幕颁奖

  第7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授予美国著名导演威廉·弗莱德金。

  时年77岁的威廉·弗莱德金是"新好莱坞"代表人物之一,与罗伯特·奥特曼、彼得·博格丹诺维奇等大师齐名。在上世纪60年代从电视节目转行影视导演后,近半个世纪导演生涯中共拍摄了30多部影视作品和纪录片。1967年,他执导第一部剧情长篇《欢乐时光》,随后在1971年推出电影《法国贩毒网》一举收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成为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导演。1973年后,他执导的《驱魔人》轰动世界,留名各大世界恐怖片榜单。

  2011年,弗莱德金执导的《杀手乔》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对此次获终身成就金狮奖,弗莱德金表示十分荣幸,他发表致谢声明:"威尼斯一直是我的精神家园,虽然从来没有奢望得到金狮奖,但拿到这个终身成就奖让我非常骄傲,内心充满感激之情。"

  此番获得终身成就金狮奖,让威廉·弗莱德金成为继2008年的埃曼诺·艾尔米和2012年的迈克尔·西米诺之后,五年内第三位获得这一至高荣誉的美国电影人。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期间,威廉·弗莱德金还带来他1977年执导的惊悚片《魔术师》的修复版,在电影节期间特别展映。

制度改革

  中国电影人的老朋友马可·穆勒卸任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新主席阿尔贝托 巴贝拉迎来了第二个任期。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改革后,尽管主竞赛单元影片数并未增加,但评审团大奖及地平线单元的新奖项则为各国电影提供了更多获奖机会。

  主竞赛单元固定为20部,评审团确定为9人

  2013年2月4日,组委会发表的声明中提到,此后的主竞赛单元影片统一定为20部,它们都是首次在国际A类电影节上展映的新作。非竞赛影片确定为12部,已获奖的大师级导演的新作品被优先考虑。而地平线单元影片与主竞赛单元一样,也是20部,主要鼓励新人导演的创作。同时,评审团人数也被固定下来--往届主竞赛单元评审团成员数量为7至9名不等,该届起统一定为9人,地平线单元、最佳新锐导演奖的评审团人数则为7人。此外,展映单元也发生了变动,2012年登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经典回顾单元"作为常设单元保留下来。

  设立评审团大奖,重要奖项可以兼得

  此次变动中最值得注意的一项便是"评审团大奖"(Grand Jury Prize)的设立。此前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有明文规定,每部影片只能获得一项大奖,只有获得演员奖的电影可以获得另一个大奖(除最佳影片金狮奖)。自2013年改革后,在演员、导演等各方面均十分出色的影片可以获得综合性较强的评审团大奖,而这一奖项也取代了此前的最佳技术贡献奖。此外,地平线单元增设"最佳导演奖"和用于鼓励创新的"特别奖"。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