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柴胡

竹叶柴胡(拉丁学名:Bupleurum marginatum Wall. ex DC.)为伞形科、柴胡属植物。
多年生高大草本。根木质化,直根发达,外皮深红棕色,纺锤形,有细纵绉纹及稀疏的小横突起,长10-15厘米,直径5-8毫米,根的顶端常有一段红棕色的地下茎,木质化。
产我国西南、中部和南部各省区。生长在海拔750-2300米的山坡草地或林下。分布印度、尼泊尔等地。
- 中文名 竹叶柴胡
- 学名 Bupleurum marginatum Wall. ex DC.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多年生高大草本。根木质化,直根发达,外皮深红棕色,纺锤形,有细纵绉纹及稀疏的小横突起,长10-15厘米,直径5-8毫米,根的顶端常有一段红棕色的地下茎,木质化,长2-10厘米,有时扭曲缩短与根较难区分。茎高50-120厘米,绿色,硬挺,基部常木质化,带紫棕色,茎上有淡绿色的粗条纹,实心。叶鲜绿色,背面绿白色,革质或近革质,叶缘软骨质,较宽,白色,下部叶与中部叶同形,长披针形或线形,长10-16厘米,宽6-14毫米,顶端急尖或渐尖,有硬尖头,长达1毫米,基部微收缩抱茎,脉9-13,向叶背显著突出,淡绿白色,茎上部叶同形,但逐渐缩小,7-15脉。复伞形花序很多,顶生花序往往短于侧生花序;直径1.5-4厘米;伞辐3-4 (7),不等长,长1-3厘米;总苞片2-5,很小,不等大,披针形或小如鳞片,长1-4毫米,宽0.2-1毫米,1-5脉;小伞形花序直径4-9毫米;小总苞片5,披针形,短于花柄,长1.5-2.5毫米,宽0.5-1毫米,顶端渐尖,有小突尖头,基部不收缩,1-3脉,有自色膜质边缘,小伞形花序有花 (6) 8-10 (12),直径1.2-1.6毫米;花瓣浅黄色,顶端反折处较平而不凸起,小舌片较大,方形;花柄长2-4.5毫米,较粗,花柱基厚盘状,宽于子房。果长圆形,长3.5-4.5毫米,宽1.8-2.2毫米,棕褐色,棱狭翼状,每棱槽中油管3,合生面4。花期6-9月,果期9-11月。



生长分布
产我国西南、中部和南部各省区。生长在海拔750-2300米的山坡草地或林下。分布印度、尼泊尔等地。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可直接或育苗后移栽。大面积生产多用直播,种子发芽率约50%左右,温度在20℃左右,有足够的湿度,播种后7天即可出苗,如果温度低于20℃,则需要10几天才能出苗。
直播:于冬季结冻前或春季播种。春播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前应将他先烧透水,待水渗下,坡地稍平时按行距17-20厘米条播。沟深1.8厘米,均匀撒入种手,覆土0.7~1厘米,每公顷用种子22.5千克左右,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约10~12天出苗。
育苗移栽:育苗移栽选阳畦,在3~4月播种,条播或均匀撒播。条播行距10厘米,划小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盖严。稍镇压一下,用喷壶酒水,或者先向阳畦的床上灌水,待水渗下后再行播种。均匀撤完种子后,再用竹筛筛上一层细土覆盖畦面,播种畦上加盖塑料薄膜或盖上一层草帘,有利于保温保湿,可加速种子发芽出苗。待苗高7厘米时即可挖取带土块秧苗定植到大田去,行距17~20厘米,株距7~10厘米,定植后要及时浇水,定植苗生出新报,叶片开始扩展的时候,轻轻松土一次。做好保墒保苗工作是高产的关键。
栽培技术
育种
柴胡偏爱潮湿温暖的环境,所以一般播种前要先好好的补充水分。和其它很多种子类似最好先用温水浸泡,一般前2个小时需要将种子完全浸泡在水中,三个小时后需要让种子的部分面积露出水面,一个小时翻动一次,翻动3-4次左右,浸泡时间不要超过6小时,温度在40℃左右,最后埋入土里催芽。等出苗至8厘米左右再移栽至土里。
整土
在播种前需要提前半个月清理杂草,随后释放一定的农家肥堆肥,土壤要深翻。其次土质不能带有粘性或者过于湿润,地形最好是呈现一定的坡度。将土地整理成条状分布,每个孔位间隔在12-15厘米左右,一般在2-4厘米深。土层过于薄弱的不适合种植。
施肥
柴胡前期幼苗时不需要追肥,只需在移植时放置少量肥料就好,投放量控制在20克左右,需要均匀的放置在孔位周围。后续追肥次数偏多,一般追肥3次左右,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分别在出现花蕾、开花、及收获前一个月时。中间如果突然过于干燥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管理
日常田间管理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有病害的植株要及时移除。要防止植株交互长在一起,看到了要及时分开。土壤有积水要立刻排除,防止腐烂植根。在开花前后需要清理杂草和松土。
病虫防治
柴胡的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斑枯病,根瘤线虫病、锈病、蚜虫、小地老虎、蛴螬、赤条椿象等。
根瘤病防治应留意排涝,与禾本科作物倒茬种植。药物防治用多菌灵(50%)600倍液灌根防治。
根瘤线虫病多发生于新开垦的土地上,整地时用80%二溴氯丙烷乳油100—150倍液进行泥土消毒,每亩1—1。5kg。留意解决后半个月再进行播种。
斑枯病,为害叶部,忌连作,用1:1:120波尔多液喷药防治。
其它病虫害可用相应的农药进行防治。
主要价值
药用功效
和解少阳:柴胡苦凉,入少阳经,少阳受邪,邪并于阴则寒,邪并于阳则热,柴胡为少阳专药,气质轻清,苦味最薄,透泄半表半里之外邪,使从外解,故有和解少阳之功效。
祛风除痹:柴胡为风药,风为百病之长,风去则湿去,故有祛风除痹之功效。若症见肢体重着、肌肤顽麻或肢节疼痛、痛处固定、阴雨则发,可选用柴胡祛风胜湿而除痹。
升阳举陷:柴胡能够升举脾胃清阳之气,可用于治疗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导致的脘腹重坠做胀,食少倦怠,久泄脱肛,子宫下垂,肾脏下垂等脏器脱垂病症。
舒肝解郁:柴胡辛行苦泄,性散调达肝气,可以疏肝解郁。可以用来治疗肝失疏泄,气机郁阻所导致的胸肋或者少腹胀痛、情志抑郁、妇女月经失调、痛经等症;亦可配伍当归、白芍等治疗肝郁血虚,脾失健运所导致的妇女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胁肋作痛,神疲食少等症。
疏散退热:柴胡辛散苦泄,微寒退热,善于祛邪解表退热和疏散少阳经半表半里之邪。对于感冒发热,无论风热、风寒表证,皆可使用。柴胡为治疗少阳证之要药,常与黄芩同用以清半表半里之热,共收和解少阳子功,若邪在少阳,症状表现有寒热往来、胸肋苦满、口苦咽干、目眩,使用柴胡最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