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章惇书绝壁

2022-07-16 01:58:04 百科资料

《章惇书绝壁》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本文体现了章惇是一个勇往直前的,为值得的事不惜代价的一个人。说明了做事要有勇气,不畏缩,才能达成理想。

  • 作品名称 章惇书绝壁
  • 作者 苏轼
  • 创作年代 北宋
  • 作品出处 《苏东坡全集》
  • 文学体裁 散文

原文

  章惇尝与苏轼同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临绝壁万仞,岸甚狭。子厚推轼下潭书壁,轼不敢。子厚履险而下,以漆墨濡笔大书石壁上曰:"苏轼章惇来。" 轼拊其背曰:"子厚异日得士,必能杀人。"子厚曰:"何也?"轼曰:"能自拼命者,能杀人也。"子厚大笑。

注释

  章惇(dūn):宋朝人,字子厚。

  抵:到,抵达

  临:面对

  仞:古代八尺为一仞

  履;踩,踏,作动词用。

  濡:沾湿

  拊:拍

  异日:以后的日子,日后

  士:同"仕",做官

译文

  章惇曾经和苏轼一同游南山,到了仙游潭,潭的边上面临着万丈悬崖,两岸非常的狭窄。章惇要求苏轼下山游潭在石壁上写大字留念,苏轼不敢,章惇踩着险石下去,用毛笔蘸着墨在石壁上写了几个大字,说"苏轼、章某来此"苏轼拍章惇的背说:"章惇日后做了官,必定能杀人。"章惇说:"为什么?"苏轼说:"能够自己拼命的人以后做了官了,必定能杀人。"章惇大笑。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元丰三年(1080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