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颌月鯵

突颌月鲹(学名:Selene vomer):最大长度可达48.3厘米,常见长度35厘米;最大重量2.1千克。造型奇特,呈特有的菱形镰刀状轮廓,体侧扁。体被小圆鳞或胸部不同程度的裸露或全为退化状鳞。第1背鳍短,胸鳍非常小,第2背鳍1棘22根软鳍条,臀鳍20条,尾鳍像其他鲳鲹深分叉。鱼体呈银色,下体底纹灰色,两侧有三四道黄色横条。
具中水层或表层的巡游习性,且游速快,为肉食性鱼类,多以动物性浮游生物、小鱼为食。分布于美国东部和西部海岸温暖的水域。
- 中文名 突颌月鯵
- 学名 Selene vomer
- 别称 马头鱼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形态特征
突颌月鲹最大长度可达48.3厘米,常见长度35厘米;最大重量2.1千克。造型奇特,呈特有的菱形镰刀状轮廓,体侧扁。体被小圆鳞或胸部不同程度的裸露或全为退化状鳞。侧线部分被骨质棱鳞。侧线完全,前部稍弯曲,多数种类侧线全部或部分被骨质棱鳞。背鳍2个,第1背鳍短,具7-8根棘,胸鳍非常小,但第一背鳍的刺很长,在4-5英寸长,比成鱼的胸鳍更长,前方常偶一向前平卧的倒棘;第2背鳍1棘22根软鳍条。臀鳍20条;臀鳍前方有2个棘,在第2背鳍与臀鳍的后方有小鳍。尾鳍像其他鲳鲹深分叉。

鱼体呈银色,下体底纹灰色,两侧有三四道黄色横条。
生活习性
属亚热带生活的鱼类,具中水层或表层的巡游习性,生活在水下1-53米。且游速快,为肉食性鱼类,多以动物性浮游生物、小鱼为食,一般成数尾或20至30尾之小群,群游觅食。栖息于沙泥底或沙砾和暗礁交会地皆可发现本科鱼类在附近漂流,当秋季水温开始下降,会游至沿岸水域觅食。
分布范围
分布于美国中部和南部的沿海地区,从加拿大新斯科舍到美国缅因州、佛罗里达州,南至切萨皮克湾。也分布于乌拉圭,包括百慕大群岛和墨西哥海湾,但在大安的列斯群岛罕见。46°N - 45°S, 98°W - 33°W。
经济价值
风味佳,肉细致而味鲜美,且少骨刺,适宜生食、油煎、炸、煮。通常对大型鱼采用生鱼片,对小型鱼则采抹盐油煎或炸熟后,加胡椒盐味道可口,另外,也可煮清汤。
主要特点
在开阔海洋中,弱小的鱼群往往无处可逃,但突颌月鯵却展现出惊人的伪装能力。它们具有形状“陡峭”的头部,嘴巴在最下方,大眼睛则在“高处”。研究显示,突颌月鯵的皮肤细胞中具有特殊的血小板,能反射偏振光,使自身在掠食者和潜在猎物的眼中变得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