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穹隆

2022-06-29 21:57:36 百科资料

穹隆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褶皱 ,平面上地层呈近同心圆状分布,核部出露较老的地层,向外依次变新,岩层从顶部向四周倾斜。

大的穹隆直径可达几十千米,小的穹隆直径只有数米。大型穹隆一般发育在稳定的克拉通地区或造山带的前陆地区。

  • 中文名 穹隆
  • 外文名 dome
  • 释义 中间隆起,四周下垂貌
  • 拼音 qióng lóng
  • 注音 ㄑㄩㄥˊ ㄌㄨㄙˊ

简介

  词目:穹隆

  拼音:qióng lóng

  亦作" 穹窿 "。

  释义

  1、中间隆起,四周下垂貌。常用以形容天的形状。

  ①汉扬雄《太玄·玄告》:"天穹隆而周乎下。" 范望注:"穹隆,天之形也。"

  ②《汉书·匈奴传下》:" 匈奴 父子同穹庐卧。"颜师古注:"穹庐,旃帐也。其形穹隆,故曰穹庐。"

  ③《文选·陆机》:"旁薄立四极,穹隆放苍天。"张铣注:"穹隆,天之形。

  ④郭沫若《女神·胜利的死》:"汪洋的大海正在唱着他悲壮的哀歌,穹窿无际的青天已经哭红了他的脸面,远远的西方,太阳沉没了!"

  2、 指天。

  ①晋 葛洪《抱朴子·喻蔽》:"若如雅论,贵少贱多,则穹隆无取乎宏焘,而旁泊不贵於厚载也。"

  ②清 孙枝蔚《赠邢补庵》诗:"圣贤爱其身,立言深且洪。以兹慰二人,亦足报穹窿。"

穹窿

  3、高大貌。

  ①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 庐山, 彭泽之山也。虽非'五岳'之数,穹隆嵯峨,实峻极之名山也。"

  ②《文选·陆倕》:"郁崫重轩,穹隆反宇。" 李周翰注:"郁崫、穹隆,壮大貌。"

  ③宋 欧阳修《山中之乐》:"耀空山兮郁穹隆,彼之人兮固亦目明而耳聪。"

  ④赵光荣《里湖纪游》诗:"殿阙已穹窿,高竟出其外。"

  4、长曲貌。

  ①《文选·张衡》:"於是钩陈之外,阁道穹隆。" 李善 注:"穹隆,长曲貌。"

  ②《魏书·术艺传·张渊》:"观阁道之穹隆,想灵驾之电飘。"

  ③宋 周密《志雅堂杂抄·图画碑帖》:"期仙磴者,盖危磴穹窿,回结云路,灵仙仿佛,若可期及。"

  5、充溢腾涌貌。

  ①《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滂濞沆溉,穹隆云桡。" 王先谦 补注:"言水势起伏,乍穹然而上隆。"

  ②《文选·扬雄》:"香芬茀以穹隆兮,击薄栌而将荣。"李善注:"言香气芬茀,穹隆而盛。"

  6、高兴,得意。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入道》:"有若立身慎行,与圣哲同辙者,则得丧语默,复何虿芥乎!复何穹隆乎!"

  7、指建筑物的圆顶。

  清 姚鼐《谒明孝陵游览灵谷寺》诗:"守吏卫樵苏,金碧馀穹窿。"

  8、瓜名。

  晋 王嘉《拾遗记·后汉》:" 明帝阴贵人梦食瓜甚美,帝使求诸方国,时炖煌献异瓜种, 恒山献巨桃核。瓜名穹隆,长三尺,而形屈曲,味美如饴。"

  9、象声词。

  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长啸》:"须臾,穹窿砰磕,雷鼓之音;忽复震骇,声如辟历。"

成因

  穹隆的成因很多,最常见的是与岩浆或岩盐底辟作用有关的穹隆。由于岩浆或岩盐等黏性流体的上涌,使上覆岩层呈穹形隆起而形成穹隆。在一些变形微弱而又没有底辟作用的克拉通地区,穹隆常被解释为沉积物在成岩过程中差异压实作用的结果。

意义

  穹隆是有利的储油构造,因而对其平面轮廓和最高点的研究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常用组成穹隆的某个标志层的构造等高线图来表示其详细的形态。

片麻岩穹隆

  片麻岩穹隆是由变质岩系组成的穹隆。核部一般由片麻岩、混合岩和花岗岩类岩石组成,外围被变质沉积岩或变质火山岩所环绕或覆盖。围岩与核部片麻岩之间为不整合或断层接触。

  核部的岩石在穹隆中心常为花岗结构,靠近与围岩的接触面附近具明显的面理。面理的产状与围岩的接触面平行,并从核部向外侧倾斜。

医学概念

  简介

  穹隆是起自海马内侧的投射纤维,弓形向后上至胼胝体下方,在中线两侧合成穹隆体,再向前分开形成两侧的穹隆柱,分别止于乳头体。

  临床应用

  穹隆破坏术是颞叶癫痫手术治疗中的一种,靶点位置应该选择在AC点上方穹隆弯曲处,损坏直径为5cm。破坏目的是离断了颞叶的联系,阻断了颞叶癫痫的放电扩散。通过临床实践,一般认为立体定向多靶点破坏疗效高于单一靶点破坏的疗效。也有单一破坏穹隆外再加上杏仁核的联合破坏。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