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积极聆听

2022-06-26 01:04:25 百科资料

积极聆听是一种沟通技巧,目的是为了清楚向对方反映自己对于他的遭遇产生同感,于晤谈期间可运用积极聆听的方式,更可藉此一方面鼓励对方表达得更清晰,一方面使对方明白自己的感受。

  • 中文名称 积极聆听
  • 类型 沟通技巧
  • 定义 一种沟通技巧
  • 目的 为了清楚向对方反映自己对于他的遭遇产生同感

方法

  积极聆听并不止于默默的听,反而应适时提出开放式问题(Open question)、 鼓励(Encorage)、译意(Paraphrase)、反映感受(Reflection of Feelings)及总结(Summary)。

开放式问题

  学生在面对教师时较容易产生地位悬殊的感觉,故此教师更需以开放式问题询问,避免学生只答是、否或其他选择性的答案,否则在一问一答的情境中,辅导过程变成了一连串的追问,学生很难表述自己的感受。

鼓励

  学生在晤谈期间遇到难于继续倾吐的地方,可能由于表达力的不足,也可能是犹疑是否应透露更多,教师可以简短的字句,如"哦,原来是这样子。"或"还有呢?",这类表示愿意倾听的话都可鼓励他继续表达。

译意

  为了澄清对方的意思或为了向对方表示你真的明白他的意思,都可用自己的言语重述对方所说的话,对学生来说,知道教师的确在用心倾听他的心底话往往导致很好的效果。

反映感受

  青少年的的语汇表达未必很丰富,如说不快乐,是困惑? 沮丧?委屈? 无助? 扫兴? 后悔? 被忽略? 作为辅导员的教师如能在在言语上反映出他的感受,不但能使学生知道教师产生了同感,能够处于他的位置去感受事物,更可帮助学生充分消化、处理自己的感受。

总结

  特别在学生作了较长的表达后,教师不妨用一两句话总结其处境或感受,以表示对他的问题了解,也可使之后的对谈聚焦于问题的核心,使学生知道教师对他的情况有一定的掌握。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