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秦西巴纵麑

2022-07-02 22:19:34 百科资料

《吕氏春秋》的一篇小文章,讲述了孟孙和秦西巴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知人善用。

(概述图片来源:丰子恺《护生画集 )

  • 作品名称 秦西巴纵麑
  • 作者 韩非
  • 创作年代 战国
  • 作品出处 《韩非子》
  • 文学体裁 古文

原文

  版本一《韩非子

  孟孙猎⑴而得麑⑵,使⑶秦西巴持⑷归烹⑸之。麑母随之而啼⑺,秦西巴弗忍,纵⑻而予之。孟孙归,求麑安⑼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⑾纵而予之。"孟孙怒,逐⒀秦西巴。居⒁一年,取以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⒃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麑不忍,又何况于人乎?"

  版本二

  鲁之贵人孟孙,猎⑴得麑⑵,使⑶秦西巴持⑷归。其⑹母随而鸣,秦西巴见其哀,纵⑻而与之。麑随母而去。孟孙怒曰:"吾猎得麑,尔纵之,何也?"秦西巴曰:"但不忍耳⑿。"孟孙逐⒀秦西巴。居⒁一年,召以太子傅⒂。左右曰:"夫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⒃太子傅,何也?"孟孙曰:"夫秦西巴以一麑而不忍,又安能亏吾子乎?"

译文

版本一

  孟孙氏打猎得到一只幼鹿,派秦西巴拿回去烧。母鹿跟着他并啼叫。他不忍心,(将幼鹿)放还给母鹿。孟孙氏回后,找鹿。他说:"小鹿的妈妈跟在后面叫,我实在不忍心,私自将小鹿还给了母鹿。"孟孙氏很生气,把他赶走了。过了一年,又采用他当儿子的老师。大臣说:"他对您有罪,现在却把他作为您儿子的老师,为什么?"孟孙氏说:"(他)连一只小鹿都不忍伤害,何况人呢?"

版本二

  从前鲁国有一名贵人孟孙,猎到一只幼鹿,派秦西巴把它带回去。幼鹿的母亲跟着秦西巴并啼叫,秦西巴听它叫得哀伤,将幼鹿放还给母鹿。小鹿跟随着母鹿离去了。孟孙生气地说:"我猎到一只小鹿,你却把它放了,为什么要这么做?"秦西巴说:"只是不忍心罢了。"孟孙赶走了秦西巴。过了一年,孟孙采用秦西巴提升为太子的老师。左右的侍从说:"秦西巴对您有罪,今天又让他当太子傅,为什么?"孟孙说:"秦西巴连一只小鹿都不忍心伤害,又怎么会伤害我的儿子呢?"

关键字注释

  1. 猎:打猎。
  2. 麑(ní):小鹿。
  3. 使:派,命令,让。
  4. 持:拿着。
  5. 烹:烧,煮。
  6. 其:他的。
  7. 啼:啼叫。
  8. 纵:放走。
  9. 安:哪里。
  10. 诚:的确。
  11. 窃:私自。
  12. 但不忍耳:只是不忍心罢了。忍:忍心。
  13. 逐:赶走。
  14. 居:过了。
  15. 太子傅:太子的老师;太子是君位的继承人。傅:任辅导责任的官或负责教导的人。文中指老师。
  16. 以为:把……当作。

启示

  1. 我们要知人善用。
  2. 仁慈最终会获得别人的认可。
  3. 知错就改。
  4. 不计个人恩怨。
  5. 自己认为正确就不要怕得罪人。

出处

  《淮南子·人间训》

相关练习

  • 梦孙逐秦西巴(逐)赶走
  • 居一年,召以太子傅(居)过了
  • 秦西巴放鹿的原因?(用原文回答)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与之。
  • 夫一麑不忍,又何况于人乎(句子翻译)(他)对一只小鹿都不忍心伤害,又何况对人呢?
  • 纵而与之(翻译)放还给母鹿。
  • 但不忍而(翻译)只是不忍心罢了。
  • "今以为太子傅"中省略了介词宾语,补完整后句子是?今以之为太子傅。

  "麑"的详细字义:

  1. 幼鹿。冬日麑裘。--《韩非子·五蠹》
  2. 又如:麑母(幼鹿之母);麑鹿(初生小鹿);麑裘(用小鹿皮做的皮衣);麑卵(鹿胎)。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