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科尔多瓦大清真寺,位于西班牙南部古城科尔多瓦市内,具有摩尔建筑和西班牙建筑的混合风格。大清真寺建于8世纪,是穆斯林占领了科尔多瓦,改建了当时西哥特人天主教会的一半,而后基督徒收复失地,又重新使清真寺变为教堂。
- 中文名 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 面积 4000平方米
- 国家 西班牙
- 地区 科尔多瓦市
概述
科尔多瓦大清真寺位于西班牙南部古城科尔多瓦市内, 具有摩尔建筑和西班牙建筑的混合风格, 是西班牙伊斯兰教最大的神圣建筑之一。公元786年前后, 白衣大食王国国王阿卜杜勒·拉赫曼一世欲使科尔多瓦成为与东方匹敌的伟大宗教中心, 在罗马神庙和西哥特式教堂的遗址上修建了这个清真寺, 后来经过拉赫曼二世和哈卡姆二世扩建,到1236年时, 该寺院的面积已比初建时扩大了2倍, 一次就可容纳2万多信徒从事宗教活动。在哈利发希什姆二世时代, 大臣曼苏尔又扩建了斋戒室,到哈里曼三世, 建筑工程达到最高峰。

位置
科尔多瓦:阿根廷第二大城市,科尔多瓦省首府。位于科尔多瓦山脉东麓,普里梅罗河畔。海拔425米 。气候温暖干燥,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降水量625毫米。始建于1573年,初为骡马驿站。19世纪后随当地修筑铁路和普里梅罗河上建立大型水电站而得以迅速发展。周围肥沃的灌溉农业区和矿业区的贸易中心,主要集散当地的小麦、牛、木材和矿产品。工业发达,有汽车、飞机制造、农田机械、冶金、化学、食品、纺织、制革等工业。为阿根廷中部地区的重要陆路交通枢纽,有7条铁路在此相交,城东南有国际机场。为全国文化中心之一,有全国最早创建的大学——科尔多瓦大学以及天文台、博物馆、大教堂等。城市三面环山、风景秀丽,市区规划整齐,市容美观,为重要的旅游胜地。

气候
科尔多瓦市气候温暖干燥 ,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降水量625毫米。
景区
科尔多瓦大清真寺院虽经多次扩建, 但建筑风格和特色并没有变, 只是建筑面积越来越大,装饰越来越丰富。寺院是按阿拉伯清真寺的传统风格修建起来的。整个建筑为长方形, 长180米, 宽130米, 巍峨雄伟,可与耶路撒冷和麦加的大清真寺媲美。该寺主要分宣礼楼、桔树院、礼拜正殿、圣墓等几部分。桔树院内有一水池,是穆斯林在礼拜前履行净礼的地方。礼拜正殿建筑宏伟, 装饰极为豪华,由斑岩、碧玉和各种颜色的大理石石柱构筑而成。这些石柱或掠夺自法国的尼姆和西班牙的塞维利亚等欧洲城市;或从迦太基的古建废墟上精选而得,作为拜占廷皇帝利奥四世献给拉赫曼一世的礼物。初建时, 利奥还曾从君士坦丁堡派遣熟练工匠参加, 并运来16吨各种玉石和象牙镶嵌图案 (也称玛赛克) 。经加工, 石柱统一成科林思建筑的柱头和4 米的标准高度。现在殿内尚存的850根石柱, 将正殿分成南北19行,每行各有29个拱门的翼廊,每个拱门又各有上下两层马蹄形的拱券。整座正殿玉柱林立、拱廊纵横。西班牙占领科尔多瓦后, 于1236年改为天主教大教堂,象征着伊斯兰教的殿堂被封闭。


宣礼楼是一座尖塔状的建筑物,寺内的宣礼员可按时登楼呼唤信徒做礼拜。18世纪时,这座宣礼楼被基督教徒们用一座巴洛克式的塔楼所替代。16世纪初,阿隆索·曼里克主教代表卡洛斯五世国王全权主持清真寺的改建工程。正殿中的石柱和拱门近三分之一被毁, 从中建起了一座文艺复兴式的大教堂,包括主座堂、王家小礼拜堂、唱诗班等几部分。唱诗班的椅子全是带有华贵的巴洛克雕饰的精湛工艺品,两个讲道台是用桃花心木、大理石、碧玉等镶嵌制成。但因对原有的珍贵建筑的破坏过多而引起了卡洛斯五世国王的不满,他对改建者们惊呼道:“你们为建起一些在我国到处都能见到的东西而破坏了再也无法找回的东西”。正因为卡洛斯国王及时制止,这座伊斯兰教的大清真寺才得以保持至今, 并因此而成为一座使伊斯兰教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并存的特殊建筑物, 成为西班牙最著名的宗教旅游胜地,吸引了千千万万的各地游人。
旅游指南
门票
成人8欧元,10-14岁儿童4欧元,10岁以下免费;重要宗教节日期间免费。
开放时间
平日10:00-19:00(4-10月),10:00-18:00(11-3月),周日9:00-10:45,13:30-18:30
小帖士
平日大清真寺早上8:30就开门了,10点前进入可以省下门票。周日上午做弥撒期间也可以进入,不过要特别注意言行举止。
交通
大清真寺位于科尔多瓦市中心,大门右边是百花巷,背对瓜达尔基维尔河上的罗马桥。
历史文化
罗马人到达科尔多瓦后,在城市四周建造了坚固的地基。公元第一个千年伊始,科尔多瓦成为西班牙辖区和罗马安达卢西亚行省的首府。572年西哥特人入侵后,科尔多瓦成为统一西班牙首都托莱多的附属地区。711年摩尔人侵入后不久,科尔多瓦变成穆斯林占据下的西班牙首府。756年,大马士革倭马亚王朝的最后继承人阿卜杜勒-拉赫曼在此定都,自称统治者。科尔多瓦城的杰作大清真寺,是西班牙地区最辉煌的东方文化纪念建筑。10世纪时,由于获得哈里发王国的地位,科尔多瓦经历了一段繁荣时期。作为西方人口最繁盛的城市,科尔多瓦成为伊斯兰世界最强盛的首都,鼎盛时期清真寺多达300所。11世纪,哈里发王国政治上分裂为两派:穆拉比兑教派和柏柏尔教的创始派——一神论教派,12世纪时双方重新和解。1236年,费迪南三世赶走了摩尔人,并且因加盟信奉基督教的卡斯蒂利亚王国,致使科尔多瓦陷入长期衰落。在查理五世统治时期,皈依基督教的大清真寺被改造成一座教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