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禽鸟钟情

2022-07-14 21:13:35 百科资料

雌雁被捉,雄雁先是想以哀情打动弋人,继而甘愿被捕,借此献上赎金,显示出了一种痴情而执著、坚强而机智的精神。和可爱可敬的大雁相比,我们一定要认真地对待"责任"、"诚信"、"忠贞"等精神财富,万万不可丢弃它们。

  • 中文名称 禽鸟钟情
  • 外文名称 无
  • 解释 雄雁先是想以哀情打动弋人
  • 作者 蒲松龄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6)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61岁时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

  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内容

原文

  天津弋人得一鸿其雄者随至其家,哀鸣翱翔,抵暮始去。次日,弋人早出,则鸿已至,飞号从之;既而集其足下。弋人将并抓之。见其伸颈俯仰,吐出黄金半锭。弋人悟其意,乃曰:"是将以赎妇也。"遂释雌。两鸿徘徊,若有悲喜,遂双飞而去。弋人称金,得二两六钱强。噫!禽鸟何知,而钟情若此!悲莫悲于生别离,物亦然耶?

  (选自《聊斋志异》)

词语解释

  弋:射猎

  弋人:以猎鸟为业的人

  鸿:大雁

  既而:不久,集,这里是"落"的意思。

  抵暮始去:到了傍晚才离开。

  何知:也就是"知何",知道什么。

  铤:同"锭",做成块状的金属

  强:多,一般用于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余此数

  噫:叹词,表示感叹

  悟:理解,明白

  钟情:感情专注,集中

  释:放

  号:号叫

  遂:于是,就

  若:如

  并:一起

  去:离开

  是:打算

翻译

  天津的某个猎人捕到了一只大雁,雄雁则一直跟随着猎人到了他的家,它在空中哀鸣盘旋,到了傍晚才离开。第二天猎人早早出门,雄雁已经等在那里了,边叫边跟着他,后来直接飞到猎人脚前。猎人想将其捉住凑成一对,那雄鸟却吐出了半锭黄金。猎人这才明白雄鸟的意思:你是来赎回妻子的啊。就把那只雌雁放掉了。两只大雁在天上缠绵徘徊了很久,悲喜交加,而后双双飞走了。猎人称了一下金子,有二两六钱多。唉!禽鸟知道什么,竟钟情到了这种地步!最悲凉的事情莫过于生离死别,动物也是这样吗 ?

出处简介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

  《聊斋志异》,清朝蒲松龄编著的短篇文言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历时30多年完成的著作。"聊斋"是他的书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指在聊斋中记述奇异的故事。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在文学史上,它是一部著名短篇小说集。全书多达500多篇,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仙、鬼妖、人兽,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的中国的社会面貌。青年作家贾飞曾评价,现当代所有奇幻、玄幻、鬼故事所用的套路和手法,都是蒲松龄用剩下来的,其《聊斋志异》堪称这些小说类作者的鼻祖。

  《聊斋志异》完成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是中国古代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在蒲松龄生前多以抄本流传,到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第一次由赵起杲在浙江严州刻印。据说作者蒲松龄在写这部《聊斋志异》时,专门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请喝茶的人给他讲故事,讲过后可不付茶钱,听完之后再作修改写到书里面去,写成此书。《聊斋志异》中,《狼》与《山市》被选入初中一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材)

  《聊斋志异》,顾名思义,是记神仙狐鬼精魅的故事。其中"神狐鬼精魅故事"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是人与人或非人之间的友情故事;2.是不满黑暗社会现实的反抗故事;3.是讽刺不良品行的道德训诫故事。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记录各地奇闻怪事的文章,如《山市》。其中,大部分我们认为的爱情故事在原书中并没有体现,其爱情色彩多是现代影视作品加入改编的。 蒲松龄的同乡好友王士祯则为《聊斋志异》题诗:"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时)。"士祯对《聊斋志异》甚为喜爱,给予极高评价,并为其作评点,甚至欲以五百两黄金购《聊斋志异》之手稿而不可得。但此书也有不合常理之处如:《医术》中载:"有病伤寒者,言症求方。张适醉,误以疟剂予之。醒而悟,不敢以告人。三日后有盛仪造门而谢者,问之,则伤寒之人,大吐大下而愈矣。"根据现代医学,伤寒最忌腹泻。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