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县

福山历史悠久,古文化源远流长。据考古发现,约在10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遗迹。 福山亦是东夷文化发祥地,目前境内就有:邱家庄、臧家、东风等新石器遗址,属龙山文化时期,距今6000余年前。
- 中文名称 福山区
-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 所属地区 山东省烟台市
- 下辖地区 辖2街道、4镇和1省级高新区
- 电话区号 0535
历史沿革
夏、商、周三代:据《史记》、《禹贡》载,福山为莱夷之地。
春秋时期:
据《左传》载:公元前567年,齐灭莱后,牟国(今莱芜市)徙今烟台福山三十里堡村南,筑城建国为牟子国地。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据《史记·田氏世家》载,齐国田和夺吕姜王位,迁康王"于海上,食一城",为齐国东莱地。
秦朝(前221-前206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置腄县,属齐郡。
西汉(前206-公元25年),汉沿秦制,境为二县地:东、南为腄县,西北为牟平县,属青州东莱郡。
东汉(25年-220年),按《齐乘》释:"腄城"曰"秦、汉负海县,后并入牟平"(即今古现)。属青州东莱郡。
三国时期(220-265年):魏沿东汉制,仍为牟平县地(即今古现)属青州长广郡。
西晋时期(265-317年):仍置牟平县地(即今古现)属东莱国。
东晋、十六国时期(317-420年):境内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辖地。后赵将牟平东部析出,置东牟郡和东牟县,县治自今古现迁至今牟平县城(宁海)。属东牟郡。
南北朝时期(420-589年):北魏时属光州东牟郡牟平县地,北齐又将县治迁至今蓬莱。旋又析牟平、观阳,置文登县,治所又移今文登城。属青州东莱郡。
隋朝(581-618年):据《隋书·地理志》载,改光州为莱州。置东莱郡。仍为文登、牟平两县地。
唐朝(618-907年):据《续山东考古录》载,析文登地置清阳县,属登州(今蓬莱)。贞观元年(627)省,麟德二年(665)又复牟平县地。神龙二年(706)并为登州地,置两水镇,属河南道登州。
五代时期(907-960年):先后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王朝,与唐朝同。
北宋朝(960-1127年):宋沿唐制。置登州、莱州,属京东路。分为蓬莱、牟平、莱阳三县地。
金朝(1115-1234年),天会九年(1131),属齐地,析蓬莱、牟平、置福山县,治所两水镇,属登州。
元朝(1206-1368年)沿金制,仍称福山县,属般阳路登州。
明朝(1368-1644年)沿元制,洪武六年(1373)属山东行省隶州。八年(1375)属山东省布政司登州府。
清朝(1616-1911年)沿明制,属山东省登蓬青胶道登州府。
民国时期(1913-1949):沿清制,属胶东道。1925年改属东海道,属烟台。1928年省道,直隶山东省。1947年更名为烟台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县名、县治沿清制。1949年,属胶东行政公署北海专署。1950年,属文登专署。1956年,属莱阳专署。1958年,属烟台专区,后并入烟台市。1962年,复县。
撤销改制
1983年,烟台专区撤区改市,福山县更名为福山区至今没有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