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镇
2022-07-02 03:44:03 百科资料
禅镇的由来见于《十诵律》中的记载:"佛世时,有比丘于众中昏睡,佛陀说:'后以水洗头警醒。'如果昏睡仍不止,可以用禅毡掷之。如果仍睡不止,如此可用禅杖警策。取禅杖时,应生恭敬心。以两手捉禅杖顶戴顶上,应起身看大众余睡者,以禅杖筑之,筑已还回本坐。如果大众中无昏睡者,还以禅杖著本处已坐。"如果还是没有用,诸比丘故睡,如此则可用禅镇,即作孔已,以绳贯孔中,绳头施纽,挂于耳上,去额前四指。如果著禅镇时还是睡著,以致禅镇落下,如此则应起来行走。后来,由于昏睡的比丘起来行走提神时,来往混乱,于是世尊则教之应如鹅行走一般,次第而行。
- 中文名称 禅镇
- 文献 《十诵律》
- 定义 坐禅时警策睡眠之器具
- 配套 禅带
简介
坐禅时警策睡眠之器具 。
记载
在《资持记·钵器篇》中说其形状为:"禅镇如笏,坐禅时镇顶,镇作孔施纽,串耳上,睡时即堕地。佛言:'一堕听舒一足,二堕舒二足,三堕应起经行。'"
在《释氏要览》中说:"禅镇,木版为之,形量似笏,中作孔,施纽串于耳下,头戴去额四指。坐禅人若昏睡,头倾则堕,以自警。"
而《止观证真私记》中也记载:"《四分抄》批云:'禅镇者,用骨牙角者,可方一寸许,若有睡者,著顶上。头若正时则不落,若睡时,头动则落膝上。'"
《释氏要览》中说,除了禅镇之外,还有一种帮助坐禅不使昏沉的器具,称为禅带:"禅带,此坐禅资具也。经云:用韦(熟皮)为之。广一尺,长八尺,头有钩,从后转向前,拘两膝令不动故。为乍习坐禅易倦,用此检身助力,故名善助。用罢,屏处藏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