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禅宫

2022-06-29 01:36:59 百科资料

僧人所住的房屋;寺院。 唐 储光羲 《题虬上人房》诗:"禅宫分两地,释子一为心。" 唐 王维 《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诗:"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 朱德 《和叶剑英过五台山》:"禅宫寥落乱飞鸦,扫地出门罪佛也。"

  • 中文名称 禅宫
  • 拼音 chán gōng
  • 外文名称 Zen Temple
  • 注音 ㄔㄢˊ ㄍㄨㄙ
  • 解释 僧人所住的房屋

作品介绍

  《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与 裴迪同作)》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6卷第52首。这首诗是作者拜谒操禅师时所作的诗作。该诗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禅修功力,以及其对佛法的虔诚。

原文

  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作者:唐·王维

  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

  欲问义心义①,遥知空病空②。

  山河天眼里③,世界法身中④。

  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

注释

  ①义心:谓犹豫不决之心。有迷事、迷理两种,迷事之疑,于见道时断之;迷理之疑,至佛果时始能断之。

  ②空病:执着于空。

  ③天眼:天人之眼,所观甚远,为五眼之一。天眼有两种:一从福报得来,如天人;二从苦修得来,如阿那律尊者所得天眼。

  ④法身:指佛的自性真身,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又称法身佛、自性身或第一身。

赏析

  该诗写诗人自己老态龙钟、步履蹒跚地冒着炎热前往青龙寺拜谒操禅师。此行目的就是要就一些疑问请教操禅师。路途的艰辛,反衬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平静的叙述,让人感觉到这份虔诚没有了如火如荼的炽烈,却已深入诗人心中,与生命融为一体,沉稳而坚实。在拜谒操禅师之后,疑问烟消云散。接着的两联表现了诗人豁然出疑后的体悟。"一毛孔容三千大千世界",整个山河大地尽在天眼中也是平常事。法身横遍十方,竖穷三际,世界不能超出其外。若证明此义,炎热也不是炎热,只是心生。不执炎热相,大地风自可骤然而起,销尽炎热,却也不见得丝毫炎热得灭。全诗对仗极其工整,说理明晰,禅悟深刻,内容有收有放,体现了诗人作诗和禅修的深厚功力。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 jié) ,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诗、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