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童谣
19首主要由学生自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童谣》,自2014年9月新学期以来,已进入北京市小学生课堂来开展德育工作。
"红领巾,胸前飘。每天伴我到学校。中国梦,心中藏。天天进步成栋梁。"2014年9月26日下午,北京宣师一附小的教室里传来阵阵童谣声,孩子们运用朗诵、舞蹈、小品、拍手歌等不同方式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童谣。
北京市推出了部分学科改进意见,根据该意见的精神,语文、英语、科学三门学科在教学创新上做出了很好的尝试,并通过"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师生中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基本介绍
19首主要由学生自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童谣》,自2014年9月新学期以来,已进入北京市小学生课堂来开展德育工作。
"红领巾,胸前飘。每天伴我到学校。中国梦,心中藏。天天进步成栋梁。"2014年9月26日下午,北京宣师一附小的教室里传来阵阵童谣声,孩子们运用朗诵、舞蹈、小品、拍手歌等不同方式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童谣。
北京市推出了部分学科改进意见,根据该意见的精神,语文、英语、科学三门学科在教学创新上做出了很好的尝试,并通过"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师生中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新童谣征集热
新童谣创作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结合勤劳、勇敢、友善、诚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形式多样的创作。作品力求富有时代气息,同时童趣盎然、简洁明快,能引导孩子们感知、领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生自编童谣
"核心价值有深意,人人自觉来学习,少年儿童共参与,做好四点了不起……",学生自编童谣成为北京市在学生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常态举措之一。
基础教育改革
北京市对学科改进意见中,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在学科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能力、情感、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中。其中,语文学科的改进意见就提出,要通过经典诵读,更好地推进全市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解决当前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彰显不足、经典文学作品阅读量不够、作文教学程式化、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实践整合不够充分等方面的问题。
北京市的学科改进中,对语文学科教学提出了"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如古诗词、汉字书法、楹联等内容",要求"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文学名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而在科学学科教学中,提出了"在初一、初二年级开设系列科学活动,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小实验、小制作、小课题,解决好科学类学科教学的小初衔接问题",要求"培养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