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硼砂粽

2022-07-03 02:38:28 百科资料

硼砂是生产药的原材料,也是具有危险毒性的化工原料。成人摄入1~3克硼砂就会中毒,摄入15克即能致人死亡。加入硼砂的粽子更有嚼头,保质期也更久。有实验表明,加入硼砂的粽子外观饱满、颜色鲜亮、不粘粽叶、手感滑爽,咬进嘴里很筋道。国家从1992年开始就明令禁止其在食品中使用。

  • 中文名称 硼砂粽
  • 类型 生产药的原材料
  • 具有 危险毒性的化工原料
  • 后果 摄入15克即能致人死亡

基本简介

  硼砂是生产药的原材料,也是具有危险毒性的化工原料。成人摄入1~3克硼砂就会中毒,摄入15克即能致人死亡。加入硼砂的粽子更有嚼头,保质期也更久。有实验表明,加入硼砂的粽子外观饱满、颜色鲜亮、不粘粽叶、手感滑爽,咬进嘴里很筋道。国家从1992年开始就明令禁止其在食品中使用。

词语解析

  硼砂是生产药的原材料,也是具有危险毒性的化工原料。硼砂进入人体,经胃酸作用变成硼酸,连续摄取会在体内蓄积,妨害消化道酶的作用,其急性中毒症状为呕吐、腹泻、红斑、循环系统障碍、休克、昏迷等所谓的硼酸症。据了解,成人摄入1~3克硼砂就会中毒,摄入15克即能致人死亡。

硼砂

  由于硼砂加在食品中能起到防腐、增加弹性和膨胀等作用,而且添加后从外观上很难分辨,因此国家从1992年开始就明令禁止其在食品中使用。但仍有不法商贩违规使用。专家表示,加入硼砂的粽子更有嚼头,保质期也更久。有实验表明,加入硼砂的粽子外观饱满、颜色鲜亮、不粘粽叶、手感滑爽,咬进嘴里很筋道。

硼砂特性

  硼砂(Borax)为硼酸钠(sodium borate)的俗称, 别名月石。硼砂的化学式为Na2B4O5(OH)4·8H2O。硼砂为白色或无色结晶性粉末, 无臭, 有带甜的咸味。在沸水或甘油中易溶, 在乙醇中不溶。在水中可部分溶解, 随水温升高而溶解度增大,水溶液显碱性反应。比重1.69~1.72, 硬度为2~2.5, 性脆, 有风化性, 在空气中易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白色粉末。灼烧则膨胀, 随后即熔成透明玻璃状小球。

硼砂

硼砂来源

  硼砂是硼砂矿经精制而成的结晶。硼砂是硼酸盐类矿物中分布最广的一种, 为盐湖的化学沉积产物, 多见于干涸的含硼盐湖中。我国有丰富的硼砂矿, 主产地在青海、西藏, 云南、新疆、四川、陕西、甘肃等地亦产。西藏有大量天然硼砂, 东北也有丰富的硼镁矿。

硼砂用途

  硼砂的用途很广, 可用作洗衣粉和肥皂的填料, 也是制造光学玻璃、珐琅和瓷釉的原料, 也可制造人造宝石、焊药等。在玻璃中, 可增强紫外线的透射率, 提高玻璃的透明度及耐热性能。在搪瓷制品中, 可使瓷釉不易脱落而使其具有光泽。在特种光学玻璃、玻璃纤维、有色金属的焊接剂、珠宝的粘结剂、印染、洗涤(丝和毛织品等)、金的精制、化妆品、农药、化肥、硼砂皂、防腐剂、防冻剂和医学用消毒剂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硼砂是制取含硼化合物的基本原料, 几乎所有的含硼化合物都可经硼砂来制得。它们在冶金、钢铁、机械、军工、刀具、造纸、电子管、化工及纺织等部门中都有着重要而广泛的用途。

  硼砂可作药用, 性凉、味甘咸。外用清热解毒、消肿、防腐, 内服清肺化痰。用于急性扁桃体炎, 咽喉炎, 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口腔炎, 齿龈炎, 中耳炎, 目赤肿痛, 汗斑等。

硼砂粽

毒理研究

  硼是天然存在且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非金属元素。与氧结合而以碱性或碱土硼酸盐及硼酸形式存在。我国土壤全硼量范围在0~500 mg /kg 之间,平均为64 mg/kg。海水含硼量约4.5Mg/L,江河水含硼量约0.03~2 mg/L, 植物含硼量范围2~100mg/kg, 动物含硼量范围0.05~0.6 mg /kg 鲜重。

  硼是植物生长必须的元素。研究结果表明, 人和动物都需要硼, 硼缺乏和硼过量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人类主要从食物和水中摄取硼, 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硼平均含量为2~20 mg/kg,硼工业地区人群硼的日饮食摄入量较高。人体内硼的其他来源则可能是职业性接触硼砂粉尘或接触含硼酸盐的消费品(化妆品、药品和杀虫剂等)。

  人体所有组织中都含有硼, 主要分布在肝、肾、脑、骨骼和脂肪组织中。脂肪中含量较低, 骨骼中含量较高, 其他组织中的分布十分均一。人体内硼的平均量为0.7 mg/kg。发硼正常值为7 mg/kg;血硼正常值为98 μg/L,范围在39~365 μg/L;尿硼正常值为919μg/L, 范围在40~66 00 μg/L。进入人体的硼吸收较快, 排泄较慢。82%~100%的硼从尿液中排出, 经汗液、乳汁也可排出少量硼, 而粪便中实际上不能排出硼。1 d 内能从尿液中排出摄入量的50%,4 d 能排出90%,全部排尽需5~9 d,甚至更长。

硼砂

  硼和硼砂及硼酸都是低毒类积蓄性的无机物。动物口服硼砂后的半数致死量(LD50) 为2~5.33 g/kg, 硼酸的LD50为2.66~3.45 g/kg。硼是人体限量元素, 人体若摄入过多的硼,会引发多脏器的蓄积性中毒。硼的毒性作用, 在于它可直接通过神经系统影响人体的生化过程。长期从事硼作业者可有神经衰弱、关节痛、性欲减退和秃头症等症状。硼对细菌的DNA合成有抑制作用, 也对人体内的DNA 产生伤害。

硼砂危害

  硼砂随食品进入人体内后经过胃酸作用就转变为硼酸, 由胃肠道吸收。硼酸在人体内有积存性, 尽管每次的摄取量不多, 而积少成多。多次摄取会在体内蓄积, 妨害消化道的酶的作用, 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抑制各种营养素的吸收,促进脂肪分解,而使体重减轻。

  硼砂对人体多种脏器有毒性作用。硼砂中毒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肝、肾、胃肠、神经、生殖、皮肤等系统的损害。食用人为添加硼砂的食品, 轻者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为良、体重减轻; 重者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刺激症状,皮肤干燥、皮疹、黏膜炎、头晕、头痛等症状, 甚至出现红斑、循环系统障碍、休克、昏迷等硼酸症。硼砂的成人中毒剂量为1~3 g, 成人致死量为15~20 g,儿童致死量为5 g, 婴儿致死量为2~3 g。慢性硼中毒的最小剂量为100 mg/d。中毒病例的平均致死率为55%, 婴儿致死率为70%。

  硼中毒者的病理检查可见: 胃、肾、肝、脑和皮肤出现非特异性病变, 主要有肝脏充血、脂肪变性、肝细胞混浊肿胀;肾呈弥漫性水肿, 肾小球和肾小管均有损害; 脑和肺则出现水肿。胰腺细胞有空泡变性是硼中毒的特异性病变。严重中毒病例多因口服摄入大量硼砂数天后, 肝肾受损, 循环衰竭, 休克而死亡。尸体解剖发现肝、肾有炎症反应, 大脑水肿, 一些病例出现小肠坏死, 内脏充血, 脑组织血液循环停滞和肺水肿。

缴获毒粽

  2012年6月,深圳南山区市场监管部门在检查中发现南山一酒楼涉嫌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硼砂粽",从南山警方获悉,根据该线索,南山警方在惠州市惠阳区淡水镇捣毁一非法生产粽子的黑作坊,当场抓获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犯罪嫌疑人2人,缴获含硼砂的"毒粽子"1500余个。

缴获现场

  据两名嫌疑人交代,"毒粽子"购买自惠州的淡水。经过调查,该批有毒有害粽子源自于惠州市惠阳区淡水镇大埔村的一个黑作坊生产。

  针对端午节应节食品特点,市场监管局已组织开展了对粽子的专项监督抽查,共抽检粽子128批次,其中生产环节13批次,流通环节17个批次,餐饮环节98批次,目前正在紧张开展检验工作。

辨别毒粽

粽子鲜亮

  选购粽子时,不少人喜欢看外表,认为粽叶青翠欲滴的粽子才是新鲜可口的,不过,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提醒,颜色过于鲜绿的粽子安全性反倒没有保证。

  据了解,为保持粽叶新鲜诱人,一些商家采用化学染色手段,在浸泡粽叶时加入工业硫酸铜和工业氯化铜,让已经失去原色的粽叶返青,使其表面光鲜、色泽鲜绿。

  范志红表示,正常情况下,粽叶蒸后放置一段时间之后颜色发暗是正常的,因此建议消费者不要选那种皮色鲜绿甚至蓝绿的粽子,因为很可能是经过硫酸铜处理的粽叶。吃"返青粽子"对人体的伤害很大,因为人体过量或长期摄入铜,会使大量铜元素积蓄于肝脏,引起铜中毒。

  在选购时,通过颜色来辨别返青粽子是第一步。辨别的第二步则可通过气味。返青粽子煮后粽叶香味不浓,有淡淡硫黄味,煮后水变绿。

趁热吃粽

  粽子以竹叶或苇叶为皮,糯米为肉,是个十分合理的搭配。叶子不仅带来清香,还能提供多酚类物质和钾元素,蒸制时渗入米内,有利于提高人体的抗热功能。另一方面,糯米性温,有暖脾胃的作用。

  不过,粽子要吃对了才利于养生。首先粽子一定要趁热吃,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对于消化能力差的人来说尤其要注意。

  粽子属于主食,三餐都可以吃,早餐甚至更合适。但粽子不宜作为一餐当中的唯一食品,一定要配一些菜。因为消化快,血糖上升迅猛,下降也比较快。一旦饿了,会感觉饿得特别强烈。如果多吃些蔬菜来配合,吃粽子之后就不会有这么强的饥饿反应。糖尿病人更要注意,因为他们的血糖控制能力本来就差,血糖特别容易大起大落。此外,由于粽子属于主食,如果吃了粽子,就要减少米饭、馒头等其他主食。

食用禁忌

  注意从健康的角度来说,不是人人都适合吃粽子的,以下有四种人是就不宜吃粽子:

  1、心血管病患者: 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较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者若进食过多,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2、老人和儿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粘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并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3、胃肠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

  消化酶的负荷。粽子中的糯米性温滞气,合植物纤维多且长,吃多了会加重胃肠的负担。患十二指溃疡的病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

  4、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如果不加节制,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抢救不及时有生命危险。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