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氰化钾

硫氰化钾是一种化学药品,主要用于合成树脂、 杀虫杀菌剂、 芥子油、硫脲类和药物等,也可用作化学试剂,是三价铁离子的常用指示剂,加入后产生血红色絮状络合物;也用于配制硫氰酸盐溶液,检定三价铁离子、铜和银,尿液检验,钨显色剂,容量法定钛的指示剂;可用做致冷剂、照相增厚剂。
中文别名:玫瑰红酸钾; 玫棕酸钾
英文别名:POTASSIUM ISOTHIOCYANATE; POTASSIUM RHODANATE; POTASSIUM RHODANIDE; POTASSIUM SULFOCYANATE; POTASSIUM SULFOCYANIDE; POTASSIUM THIOCYANATE STANDARD; SULFOCYANATE; THIOCYANATE, POTASSIUM; THIOCYANATE STANDARD; Arterocyn; Aterocyn; Kyonate; Potassium thiocyanide; potassiumthiocyanide; Rhocya; Rhodanide; Rodanca; Thio-cara; Thiocyanic acid, potassium salt
- 中文名 硫氰化钾
- 外文名 potassiumthiocyanate
- 别名 硫氰酸钾
- 化学式 KSCN
- 相对分子质量 97.18
基本性质
物理性质
性状: 无色单斜晶系结晶。
溶解性: 易溶于水,并因大量吸热而降温。也溶于酒精和丙酮。
外观性质:无色晶体。
熔点 :173 °C(lit.)
沸点 :500°C
密度 :1.886
闪点 :500°C
储存条件 :Store at RT.
溶解度 :H2O: 8 M at 20 °C, clear, colorless
水溶解性 :2170 g/L (20 ºC)
敏感性 :Hygroscopic
Merck :14,7691
相对原子质量:97.18
化学性质
KSCN常温下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易潮解并大量吸热而降温。在-29.5~6.8℃时化学性质稳定,低温下可得半水物结晶。灼热至约430℃时变蓝,冷却后又重新变为无色。
作用与用途
用于制造硫脲、芥子油,配置电镀液等。用作制冷剂、钢铁分析试剂。也用于染料、药物等生产。用于电镀行业作退镀剂,制冷剂。还用于染料工业、照相业、农药以及钢铁分析能与铁(Ⅲ)离子配位形成[Fe(NSC)n]3-n(血红色),红色配离子,常用于鉴定铁(Ⅲ)离子]等,也可用于制造芥子油和药物。用于检验溶液中Fe3+, 可观察到溶液呈血红色,
Fe3+ + n SCN-=[Fe(SCN)n]3-n

用途一:用于农药、医药、电镀、化学试剂等
用途二:用作测定钡和硫酸根的试剂
用途三:用作分析试剂和致冷剂,也用于制药工业、染料工业、芥子油制造和照相业
用途四:用于电镀行业作退镀剂、制冷剂,还用于染料、照相、农药及钢铁分析,也可用于制造芥子油和药物
用途五:用于电镀行业作退镀剂,也可用于致冷剂。还用于染料工业,照相业、农药及钢铁分析等。
用途六:配制硫氰酸盐滴定液。检定三价铁、铜和银。尿液检验。钨显色剂。容量法测定钛的指示剂。致冷剂。照相增厚剂。
注意事项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误服致急性中毒时,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功能紊乱,血压波动、心率变慢。重度中毒可致肾功能明显损害。慢性作用,可抑制甲状腺机能,可使妇女经期延长而量多。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该品不燃。
安全术语
S13Keep away from food, drink and animal foodstuffs.
远离食品、饮料和动物饲料保存。
S61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 / safety data sheets.
避免释放至环境中。参考特别说明/安全数据说明书。
风险术语
R20/21/22Harmful by inhalation, in contact with skin and if swallowed.
吸入、皮肤接触及吞食有害。
R32Contact with acid liberates very toxic gas.
与酸接触释放极高毒性气体。
R52/53Harmful to aquatic organisms,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对水生生物有害,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氰化物和硫化物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硫化氢、氰化氢。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制备
可由氰化钾与硫作用或由二硫化碳与氨水进行加压合成反应,生成硫氰化铵,再与碳酸钾反应制得。
硫氰化铵转化法将二硫化碳与氨水进行加压合成反应,生成硫氰化铵及副产硫氢化铵,再经脱硫蒸发使硫氢化铵分解成硫化氢除去,在液温105℃时开始缓慢加入碳酸钾溶液,即生成硫氰化钾。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及氨气。氨可回收使用,反应溶液经过滤,除去不溶物后进行减压蒸发,再经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制得工业硫氰酸钾。方程式:
CS2+3NH3→NH4SCN+NH4HS
NH4HS→NH3↑+H2S↑
2NH4SCN+K2CO3→2KSCN+(NH4)2CO3
(NH4)2CO3→2NH3↑+CO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