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破片高爆雷

2022-07-11 11:20:58 百科资料

CSOL中的虚拟道具,球形设计的高爆手雷,内置锋利的散片,爆炸后飞溅出的碎片给敌人更致命的伤害 (手雷战模式专用)。对于掩体后面的目标和设施攻击效果不大。

  • 中文名称 破片高爆雷
  • 外文名称 Fragments of high explosive mine

虚拟道具

  球形设计的高爆手雷,内置锋利的散片,爆炸后飞溅出的碎片给敌人更致命的伤害 (手雷战模式专用)

发展历史

  手榴弹是一种用手投掷的弹药,因17世纪、18世纪欧洲的榴弹外形和碎片有些似石榴和石榴子,故得此名。尽管现代手榴弹的外形有的是柱形,有的还带有手柄,其内部也很少装有石榴子样弹丸,但仍沿用了手榴弹的名称。不带手柄的手榴弹又称手雷。从手榴弹是手掷弹药这一特点来说,它的最早起源在中国。公元1000年,宋朝神卫水唐福向朝廷进献"火球"

  (又称"火炮")等火器。"火球"以火药为球心,用多层纸、布等裱糊为壳体,壳外涂敷沥青、松脂、黄蜡等可燃性防潮剂,点燃后用人力或炮抛至敌方,球体爆炸并生成烈焰。还可通过改变药物配合或掺杂铁蒺藜、小纸炮等,达到施毒、布障、发烟、鸣响等多种作用,达到杀伤敌军和破坏战具的效果。在1044年初刊的兵书《武经总要》中,已载有霹雳火球、蔟藜火球、毒药火球、烟球、引火球等多种可用手投掷的弹药,这可以看作是最早的手榴弹雏形。到了13世纪初,中国军队又装备使用了一种铁壳爆炸性火器──掏火炮(又名"震天雷")。它用生铁铸外壳,形如罐子、合碗等不同样式,内装火药,留有安放引线的小孔。点燃后,火药在密闭的铁壳内燃烧,产生高压气体,使铁壳爆碎伤人。这是当时威力较大的一种火器,可用手抛,也可用炮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铁壳手抛弹药,这与现代手榴弹已颇为相似。

  在欧洲,直到1405年,在意大利的一份手抄本上才有了最早的手抛弹药的图样。到17世纪以后,才出现把火药和铅弹丸或金属碎片装入铁筒内的铁壳手抛弹药。也就是在这时,欧洲出现了"手榴弹"这一各称,并沿用至今。在17世纪和18世纪,手榴弹曾是欧洲军队装备使用很普遍的武器,并出现了专职的"榴弹兵"部队。19世纪,由于枪炮的发展及城堡攻防战的减少,手榴弹一度受冷遇。到了20世纪,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和后来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堑壕战兴起,使手榴弹重又获得了广泛使用。如今,在现代化步兵中,手榴弹仍是重要的武器装备之一。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