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矰缴

2022-07-03 22:23:32 百科资料

拼音是zēng zhuó,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出自汉高祖刘邦的作品《鸿鹄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 中文名称 矰缴
  • 外文名称 zeng pay
  • 拼音 zēng zhuó
  • 出自 鸿鹄歌

  词语释义

  矰缴 zēng zhuó

  矰(zēng)

  ◎ 古代用来射鸟的拴着丝绳的短箭,因拴着丝绳而能收回再次利用。:"~矢、茀矢,用诸弋射。"

  ◎ 后来泛指短箭:"帝俊赐羿彤弓素~,以扶下国。"

  (1) (形声。从矢,曾声。矢指箭。本义:古代射鸟用的拴着丝绳的箭)

  (2) 同本义 [arrow for shooting birds]

  矰,射矢也。--《说文》

  矰,箭也。--《广雅》

  矰矢矰矢用诸矰射。--《周礼·司弓矢》

  宛路之矰。--《吕氏春秋·直谏》

  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史记》

  (3) 又如:矰矢(箭名。古代八矢之一,用以射飞鸟);矰矰(用丝绳系住石制箭头的射鸟工具)

  (4) 短箭 [short arrow]

  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矰、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国语》

  第八十二回:"左军面左,亦百二十行。皆赤舆,赤旗,丹甲,朱羽之矰,一望若火,太宰嚭主之。"--《东周列国志》

  (5) 又如:矰弋(矰矰,矰缴。系有丝绳、弋射飞鸟的短箭。比喻暗害人的手段。)

  (康熙字典)【午集中】【矢字部】矰 ·康熙笔画:17 ·部外笔画:12

  《唐韵》作滕切《集韵》《韵会》咨腾切《正韵》咨登切,$音增。《说文》隿䠶矢也。《玉篇》结缴於矢也。《周礼·夏官》矰矢用诸弋射。《注》矰,高也,可以弋飞鸟。《史记·老子传》飞者可以为矰。《班固·西都赋》矰缴相缠。《吴越春秋》吴师中军素羽之矰,左军朱羽之矰,右军乌羽之矰。《注》矰,短矢。韦昭曰:矢名。

  又《韵会》通作缯。《三辅黄图》佽飞具缯缴,以射凫鴈。《注》箭有纶曰缯缴,卽纶也。 《集韵》或作⎒。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

  【卷五】【矢部】矰

  隿䠶矢也。从矢曾声。作滕切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隿射矢也。周礼司弓矢云。矰矢,茀矢,用诸弋射。注云。结缴於矢谓之矰。矰,高也。茀矢象焉。茀之言刜也。二者皆可以弋飞鸟刜罗之也。前於重又微轻,行不低也。诗云。弋凫与鴈。从矢。曾声。作滕切。六部

  缴(zhuó)

  【释义】①古代指带有丝绳的箭。

  缴jiǎo

  【释义】①交纳;交付(多指履行义务或被迫):上缴|缴纳|缴税。②迫使交出(多指武器):缴械|缴获|收缴。③缴获(多指武器):从战败的敌人或罪犯那里取得武器、凶器。④缴纳:缴纳学费。⑤交待。〖例句〗陈自公子跃即位,与蔡甚睦,数年无事。这段话缴过不提。--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例句〗公安干警从罪犯身上缴获了手枪、刀等作案凶器。

  缴〈动〉

  (形声。字从糸,从敫,敫亦声。"敫"意为"从一点扩散到广阔空间"。"糸"与"敫"联合起来表示"从一个地点向全空域发射带丝绳的箭"。本义:从一个地点向全空域发射带丝绳的箭。转义:多个中箭落鸟的地点的人循丝绳往回交纳中箭之鸟。交回。收回。特指:(读音为zhuó)系在箭上的丝绳。说明:"缴获"指把散布在整个战场上的战利品集中到一个地点。"收缴"指把从一个地点发出去的物品从各地统一回收,送回原地点。例如卫生部把调查问卷从北京发往全国各地的卫生厅局,各地卫生厅局填写完毕后,又把问卷寄回在北京的国家卫生部。)

  ①系在箭上的丝绳,射鸟用。②缴绕:缠绕,纠缠不清。

  缠绕

  名家苛察缴绕。――《汉书·司马相如传》。注:"犹缠绕也。"

  年事渐蹉跎,世缘方缴绕。――白居易《早梳头诗》

  又如:缴臁(绑脚布);缴壁(墙帏);缴绕(纷乱,纠缠);缴消(公事办理完毕后消清手续);缴缠(纠缠;缠绕)

  交纳

  扭动;搅动

  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缴jiǎo

  ⒈交出,交纳:~卷。~税。

  ⒉收取,强迫交出:收~。~械。~获归公。

  缴zhuó

  1.组词:弓缴

  2.拴在箭上的生丝绳,用于射鸟。

  《孟子·告子上》:"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缴〈姓氏〉

  jiǎo 姓氏

  1.今河北省的大城县赵扶镇缴交河村、平舒镇缴庄村、二姑院村、东关村、文安县大柳河镇西缴村、廊坊市、泊头市缴桥、石家庄市、沧州市,辽宁省的盘锦市周家荒,浙江省,台湾省等地,均有缴氏族人分布。

  2.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记载:缴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0.00027%。据此计算,缴氏家族当时的人口总数为三千五百余人。如今,全国缴氏家族人口总数达三万五千余人

  缴出现于《孟子·告子》

  先本文于人教版2004年核审 6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一篇

  《孤雁》诗:"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矰缴1.亦作"矰?"。 2.系有丝绳﹑弋射飞鸟的短箭。 3.比喻暗害人的手段。

  矰缴之说:指纵横家用来猎取功名富贵的虚言浮词,取典于《战国策·庄辛说楚襄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