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顽力
矫顽力(coercive force)是指磁性材料在饱和磁化后,当外磁场退回到零时其磁感应强度B并不退到零,只有在原磁化场相反方向加上一定大小的磁场才能使磁感应强度退回到零,该磁场称为矫顽磁场,又称矫顽力。
- 中文名 矫顽力
- 外文名 coercive force
- 领域 电磁学
- 特点 磁性材料饱和磁化
- 单位 与磁场强度单位相同
概念解释
使磁化至饱和的永磁体的磁感应强度B降低至零所需要的反向磁场强度称为磁感矫顽力,同理,使内禀磁感强度降低至零所需的反向磁场强度称为内禀矫顽力。

在永磁材料的退磁曲线上,当反向磁场增大到某一值HC时,磁体的磁感应强度B为0,称该反向磁场为该材料的矫顽力HC;在反向磁场为HC时,磁体对外不显示磁通,因此矫顽力HC表征永磁材料抵抗外部反向磁场或其它退磁效应的能力。HC是磁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量之一。
抗衡原有力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个不平衡反力,单位为G/s,可以用来计算物体在改变运动状态下而解体时所需的力大小。
矫顽力用HC表示(这种表示常指B=0)。根据磁感应强度B与磁场强度H和磁化强度M的关系B=μ0(H+M),如令B=0,得到HC=-M。当M=0,得到HC=B/μ0;常用BHC和MHC来表示其区别。MHC>BHC,M=0给出的值称为内秉矫顽力。
矫顽力的大小表示材料被磁化的难易程度,有的很小,如铁镍合金的HC只有2安/米;有的很大,如NdFeB永磁的HC可达8×10安/米。因此,常要用它来对磁性材料进行分类。HC大于3×10安/米属永磁材料,小于1×10安/米的属软磁材料,介乎其中的属半永磁材料。
内禀矫顽力是永磁材料的一个重要的物理参量,是表征永磁材料抵抗外部反向磁场或其它退磁效应,以保持其原始磁化状态能力的一个主要指标。
矫顽力和内禀矫顽力的单位与磁场强度单位相同。
特点
矫顽力HC在数值上总是小于剩磁Br。在HC处,B=0,在退磁曲线上任意点的磁极化强度值总是小于剩磁Br,故HC在数值上总是小于剩磁Br。例如:Br=12.3KGs的磁体,其HC不可能大于12.3KOe。换句话说,剩磁Br在数值上是矫顽力HC的理论极限。
机理
矫顽力来源于不可逆磁化过程,造成不可逆磁化机理的主要因素是材料中存在磁各向异性(包含磁晶、感生和应力等各向异性)以及杂质、气孔、缺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