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睚眦之怨

2022-07-08 09:23:03 百科资料

睚眦之怨,汉语成语,拼音是yá zì zhī yuàn,意思是像瞪眼看人这样的小怨,引申为极小的怨恨。出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 中文名 睚眦之怨
  • 拼音 yá zì zhī yuàn
  • 注音 ㄧㄚˊ ㄗㄧˋ ㄓㄧ ㄧㄨㄢˋ
  • 出处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 近义词 睚眦之恨、睚眦之隙、睚眦之嫌

成语解释

  睚眦:发怒时瞪眼睛。

成语出处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我那时和这位后来称为"孤桐先生"的,也毫无"睚眦之怨"。 鲁迅《华盖集续编·再来一次》

  这所报的也并非"睚眦之怒",因为那地方是鬼神为君,"公理"做宰,请酒下跪,全都无功,简直是无法可想。鲁迅 《朝花夕拾》

成语故事

  范雎随魏国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须贾怀疑他通齐,回国后报告魏相魏齐。范雎含冤被打伤,改名张禄逃到秦国当上宰相。须贾出使秦国,范雎扮作穷人去见他。须贾见状就送他一件绨袍,发现他是秦相时吓得谢罪,范雎说对魏齐要睚眦必报。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