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眼睛调节

2022-07-04 08:35:24 百科资料

正视眼使近处物体发出的发散光线经眼屈折后成像在视网膜上,方能看清近处物体,称此作用为调节。

为了看清近距离的目标,通过眼内肌肉--睫状肌的收缩,使眼内晶状体弯曲度增加,从而增强了眼的屈光力,使近距离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这种为看清近物而改变眼的屈光力的功能称为眼的调节功能。

  • 中文名称 眼睛调节
  • 调节器官 睫状肌
  • 分类 集合
  • 症状 近视眼,远视眼
  • 调节幅度 ±2.00D

眼睛调节

  眼在产生调节的同时引起双眼内转(俗称对眼),该现象称为集合,集合是由眼外肌(主要是内直肌)完成的。调节越大集合也越大,调节和集合是一个联动过程,两者保持协同关系。

远点、近点

  什么是视力远、近点?

  眼睛在放松的情况下,即在不使用调节时所能看清楚目标的距离称之为远组坑婆点;而最大限度使用调节所能看清最近目标的距离称之为近点。

  正视眼的远点在5米以外,近视眼的远点小于5米。用D=1/F(屈光度=1米/焦距)的公式可以计算出近视眼的远点,也就是近视眼所能看清目标的距离。如4.00D近视能看清目标的距离为0.25米。

  近视眼如果要看到一个清晰的物像,有以下三种方法:

  一种是使平行光线变为散开雄兵估光线,即将被看目标向眼前移到一定距离,在该眼的远点范围内,就能获得清晰的视力;

  一种是在眼前置一凹镜片,通过镜片的折射力使平行光线散开,使其在视网膜上聚焦;

  再者就是通过想妹改变角膜曲率,使眼球屈光力改变,以达到正视,常见的方法如:OK镜及屈光手术。

调节幅度、灵活度

  什么是调节幅度、灵活度?

  调节幅度是表示眼睛多能付出的最大的近距离调节范围。临床上常用移近法测量调节幅度。

  调节灵活度是指眼睛放松辣危整调节和运用调节的能力。一般采用±2.00D反转拍与视力卡配合检查。一般情况下,在1分钟内,8~12岁的儿童双眼应可以看清不少于5圈,单眼不少于7圈。13~30岁的人双眼不少于8圈,单眼不少于11圈。30~40岁的成年人双眼应不酷谅宙说少于9圈。

调节异常

  1、调节不足,伴随外隐斜,多数由于长时间近距汽只连离工作引起;

  2、调节过度,儿童多见,注视近距誉拒厚付离物体时,调节反应大于调节刺激;

  3、调节失灵,调节幅度正常,但远近交替注视时,反应迟钝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