眙盱
概况
江苏省淮安区盱眙县位于北纬32°43'~33°13'、东经118°11'~118°54'之间,江苏省北部,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东与金湖县、滁州天长市相邻,南、西分别与南京市六合区、滁州市来安县和明光县交界,北至东北与分别泗洪县、洪泽县接壤,总面积2483平方公里,人均国土面积列江苏省各县(市)之首。辖14镇5乡,257个行政村(居),总人口74万, 盱眙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域,属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日照总量2222.4小时,年总计幅射量每平方厘米480千焦耳,年平均气温14.7℃,无霜期215天,年平均降水量1005.4毫米。

基本介绍
盱眙春秋名“善稻”,属吴国,曾是诸侯会盟的地方;战国时,越灭吴,盱眙属越国;后楚国东侵扩地至泗上,盱眙为楚邑。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度时,盱眙建县,县名初为“盱台”(台,音怡),后为“盱眙”。境内有都梁山,山上盛产都梁香草,隋大业初,炀帝在盱眙置离宫——都梁宫后,盱眙别称“都梁”。
历史上,盱眙曾建过都,升过郡、军,还有州、郡在盱眙设治。民国时,安徽省第六、四、九行政督察区先后设治于盱眙,1955年,盱眙由安徽划归江苏,现隶属于淮安市。
盱眙曾孕育一代开国帝王朱元璋。境内古迹众多,有夏禹治水、老子炼丹的遗迹,有陈婴举旗拥楚反秦的遗址(秦汉东阳城遗址),有项梁、刘邦集聚的城垣,有五代十国柴王寨的旧迹,有岳飞、金兀术对垒的古战场。境内出土的当今世界最早的彗星运行图和战国陈璋圆壶,堪称稀世珍宝。大云山西汉王陵为建国62年来江苏省最重大考古发现。有待开发的已沉睡水下333年的古泗州城,可与意大利庞贝城媲美。明代第一陵明祖陵位于盱眙城北。李白、骆宾王、韦应物、韩愈、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米芾、温庭筠、陆游、杨万里、秦观等历代文人骚客都在盱眙留下过世代传诵的名篇佳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