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相续

2022-07-14 01:44:55 百科资料

相续,汉语词汇,拼音xiāng xù,相继,前后连接;连续;佛学术语。

  • 中文名称 相续
  • 外文名称 xiāng xù ㄒㄧㄤ ㄒㄩˋ
  • 出处 汉书·五行志上
  • 性质 太后三弟相续秉政
  • 类别 古文

读音

  拼音:xiāng xù

  注音:ㄒㄧㄤ ㄒㄩˋ

解释

  1、是指相继;前后连接。

  《汉书·五行志上》:是时,太后三弟相续秉政。

  汉王充《论衡·超奇》:庐宅始成,桑麻才有,居之历岁,子孙相续,桃李杏梅,庵丘蔽野。

  唐元稹《有酒》诗之六:樱桃桃李相续开,间以木兰之秀香徘徊。

  宋梅尧臣《新雁》诗:泊船人不寐,月下声相续。

  2、连续。

  《坛经·定慧品》: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

  3、佛学术语,梵语sam!tati,巴利语同。即法之前后连续无间断之意。陈那之取因假设论(大三一·八八五中):言相续者,谓于异时,因果不绝。此言有为法之前因后果连续不绝,称为相续。据大毗婆沙论卷六十载,相续可分下列五种:

  中有相续,谓死有之蕴灭,中有之蕴生;而中有之蕴续接死有之蕴,称为中有相续。

  生有相续,谓中有之蕴灭,或死有之蕴灭,生有之蕴生;而生有之蕴接续中有之蕴,或接续死有之蕴,称为生有相续。

  时分相续,谓羯剌蓝乃至盛年时分之蕴灭,頞部昙乃至老年时分之蕴生;而頞部昙乃至老年时分之蕴接续羯剌蓝乃至盛年时分之蕴,称为时分相续。

  法性相续,谓善法的无间之中生出不善法或无记法;而此不善法或无记法接续前之善法,称为法性相续。其如不善法或无记法之无间亦然。

  刹那相续,谓前一刹那的无间之中生出后一刹那,而此后一刹那接续前一刹那,称为刹那相续。此五种相续亦可总摄于法性、刹那二种相续中,此因前三者皆不离法性与刹那之相续;法性相续亦可入于刹那相续中,此因一切皆是刹那性之故。又大毗婆沙论等虽认为,善法等之无间生不善法亦称为相续;然相似相续论者则以同类法之相似相续称为相续,异类则不称。又上记之五种相续,随三界五趣而各有分别,欲界具有五种,色界无时分相续,无色界无中有及时分二相续。于五趣之中,地狱无时分相续,其余四趣则五种兼具。此外,又有称人等之依身为相续者,如俱舍论卷五(大二九·二五下):"相续有异,异生、圣者相续起故。"同书卷二十二(大二九·一一六中):"由此比知,以有爱故,能令相续驰趣后有。"故知佛教教义不立常一之实我,人等之依身唯以五蕴之相续而存。由上之说,又可将自己之依身称为自相续,他人之依身称为他相续;一人称一相续,多人则称多相续。(大毗婆沙论卷五、卷三十六、卷一一七、俱舍论卷八、卷十三、顺正理论卷二)

  另有释义,师父传法给弟子,称师资相承、血脉相承。至于师父去世后,其所留财产,自古以来皆由弟子相续,或分与他人,在律典上皆有各种规定。据摩诃僧只律,凡衣钵等属于教团,其他则依当时之情形,由教团知事人与众僧等合议分配之。此种财产相续或分与,为近代始有之情形。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