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摸象

盲人摸象,汉语成语,拼音是máng rén mō xiàng,意思是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以偏概全,不能了解真相。
出自僧伽斯那《百喻经》。
- 中文名称 盲人摸象
- 拼音 máng rén mō xiàng
- 注音 ㄇㄤˊ ㄖㄣˊ ㄇㄛ ㄒㄧㄤˋ
- 出处 《百喻经》
- 属性 汉语成语
成语辨析
【近义词】管中窥豹、坐井观天
【反义词】洞察一切、仰视观察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示例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四卷:广收杂物,金矢一囊,四呼如~,仅得一肢,以为全体。
鲁迅《这也是生活》:给名人作传的人,也大抵一味铺张其特点……于是所见的人或事,就如同~。
成语典故
原文
昔印度有瞽者四,相友善。然各自命为智者,人亦因以智者目之。一日,四瞽者立谈道左,有声跫然而至,询诸人,知其为象也。其一人曰:"象之形究何若,吾辈向者徒事臆测,今日可实验而知矣。"众皆曰:"善。"于是相继而至象前,扪其体以测其形。四瞽者:一长而伟,立于象侧,扪其身,上下左右,摩挲殆遍,觉坦然一片也。一短而小,扪象之足。第三人握象鼻。第四人仅触象齿。既而各举象之形以相告。长而伟者曰:"象之形殆如墙,广而平,岸然而高者也。"短小者进而斥之曰:"象之体若树干。汝以为墙,不亦谬乎!"第三人曰:"象之形,非墙,非树,有类水管。"第四人前致词:"汝三人何其各逞己见,而比拟不伦也!夫象,其润如玉,触手可爱,直一长梃耳。"四瞽者辩,纷呶不已;旁观者皆大笑。
译文
以前印度有四个盲人,互相友好。但(他们)各自认为(自己)是聪明的人,人们也因此用(看)聪明人的眼光看他们。一天,四个盲人在道路旁边站立着聊天,有脚步声传来,(他们)向旁人询问,知道那是大象。其中一个人说:"大象的形状到底是什么样,我们这种人以前只做主观想象,现在可以实际体验而了解了。"众人都说:"好。"于是依次到象的面前,摸它的身体来推测它的形状。四个盲人:一个高而伟岸,站在象的旁边,摸它的身体,上下左右,差不多摸遍全身,觉得一片都是平整宽广的样子。一个又矮又小,摸象的脚。第三个人握着象的鼻子。第四个人只摸了象的牙齿。之后各自说出象的形状来告诉别人。又高又伟岸的人说:"象的外型大概像墙,宽广而平坦,非常高大。"矮小的人上前反驳他说:"象的身体像树干。你认为像墙,不也是错误的吗?"第三个人说:"象的外貌,不是墙,不是树,而是水管。"第四个人上前说:"你们三个多么卖弄自己的意见啊,但比喻得也不像。象,它像玉一样润泽,手摸上去(感觉)可爱,只不过(像)一根长棍罢了。"四个人争吵,争论不停;旁观的人都大笑。
注释
- 瞽者:盲人
- 因:因此
- 目:看
- 左:旁边
- 跫:脚步声
- 何若:像什么样
- 向:先前
- 徒:只
- 实验:实际体验
- 扪:摸
- 以:表目的,来
- 长:指身材高大
- 殆:几乎,差不多
- 进:上前
- 何其:多么
- 伦:类似,像
- 直:只
- 梃:棍棒
- 纷呶:争论
- 已: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