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

盐酸(hydrochloric acid)是氯化氢(HCl)的水溶液 ,属于一元无机强酸,工业用途广泛。盐酸的性状为无色透明的液体,有强烈的刺鼻气味,具有较高的腐蚀性。浓盐酸(质量分数约为37%)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因此盛有浓盐酸的容器打开后氯化氢气体会挥发,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产生盐酸小液滴,使瓶口上方出现酸雾。盐酸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它能够促进食物消化、抵御微生物感染。
16世纪,利巴菲乌斯正式记载了氯化氢的制备方法。之后格劳勃、普利斯特里、戴维等化学家也在他们的研究中使用了盐酸 。
工业革命期间,盐酸开始大量生产。化学工业中,盐酸有许多重要应用,对产品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盐酸可用于酸洗钢材 ,也是大规模制备许多无机、有机化合物所需的化学试剂 ,例如PVC塑料的前体氯乙烯。盐酸还有许多小规模的用途,比如用于家务清洁、生产明胶及其他食品添加剂、除水垢试剂、皮革加工。全球每年生产约两千万吨的盐酸。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盐酸在三类致癌物清单中,即对人体致癌性的证据不充分。
- 中文名称 盐酸
- 外文名称 hydrochloric acid
- 别名 氢氯酸
- 化学式 HCl(aq)
- 熔点 -27.32 ℃(38%溶液)
首次发现
在公元800年的一个信奉伊斯兰教,名为阿布·穆萨·贾比尔·伊本·哈扬的阿拉伯化学家/炼金师,将氯化钠和硫酸混合从而第一次制取了盐酸。贾比尔发现过许多常见的化学品,并写下了21本书来记述他的理论。

物理性质
盐酸是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会因有杂质三价铁盐而略显黄色),有腐蚀性,为氯化氢的水溶液,具有刺激性气味,一般实验室使用的盐酸为0.1mol/L,pH=1。高中化学把盐酸和硫酸、硝酸、氢溴酸、氢碘酸、高氯酸合称为六大无机强酸。氯化氢与水混溶,浓盐酸溶于水有热量放出。溶于碱液并与碱液发生中和反应。能与乙醇任意混溶,氯化氢能溶于苯。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作用形成盐酸小液滴,所以会看到白雾。
20℃时不同浓度盐酸的物理性质数据:
质量分数 | 浓度 (g/L) | 密度(Kg/L) | 物质的量浓度 (mol/L) | 哈米特酸度函数 | 粘性 (m·Pa·s) | 比热容 [KJ/(Kg·℃)] | 蒸汽压 (Pa) | 沸点 (℃) | 熔点 (℃) |
---|---|---|---|---|---|---|---|---|---|
10% | 104.80 | 1.048 | 2.87 | -0.5 | 1.16 | 3.47 | 0.527 | 103 | -18 |
20% | 219.60 | 1.098 | 6.02 | -0.8 | 1.37 | 2.99 | 27.3 | 108 | -59 |
30% | 344.70 | 1.149 | 9.45 | -1.0 | 1.70 | 2.60 | 1410 | 90 | -52 |
32% | 370.88 | 1.159 | 10.17 | -1.0 | 1.80 | 2.55 | 3130 | 84 | -43 |
34% | 397.46 | 1.169 | 10.90 | -1.0 | 1.90 | 2.50 | 6733 | 71 | -36 |
36% | 424.44 | 1.179 | 11.64 | -1.1 | 1.99 | 2.46 | 14100 | 61 | -30 |
38% | 451.82 | 1.189 | 12.39 | -1.1 | 2.10 | 2.43 | 28000 | 48 | -26 |
化学性质
- 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盐酸遇紫色石蕊试液、pH试纸变红色,遇无色酚酞无明显现象(不变色)。
- 中和反应
盐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物和水
HCl+NaOH==NaCl+H2O
2HCl+Ca(OH)2==CaCl2+2H2O
- 置换反应
盐酸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生成氢气
Fe+2HCl==FeCl2+H2↑
Zn+2HCl==ZnCl2+H2↑
- 和碱性氧化物反应
盐酸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2HCl==CuCl2+H2O
MgO+2HCl==MgCl2+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铁有+2价和+3价)
- 和盐反应
- 还原性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4HCl(浓)+MnO2====MnCl2+2H2O+Cl2↑
14HCl(浓)+K2Cr2O7==3Cl2↑+2CrCl3+2KCl+7H2O
NaClO+2HCl==NaCl+Cl2↑+H2O(氯元素的归中反应)
另外,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氯化银难溶于水,产生白色的凝乳状沉淀:
HCl+AgNO3==HNO3+AgCl↓
- 制取弱酸
CH3COONa+HCl=CH3COOH+NaCl 2HCl+Na2SO3==SO2↑+H2O+2NaCl
毒理性质
危险性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出血、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该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本品受公安部门管制。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900mg/kg(兔经口);LC503124ppm,1小时(大鼠吸入)
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强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氯化氢。
制备方法
工业制法
工业制备盐酸主要采用电解法。
1、将饱和食盐水进行电解,除得氢氧化钠外,在阴极有氢气产生,阳极有氯气产生:
2NaCl+2H2O====2NaOH+Cl2↑+H2↑
2、在反应器中将氢气和氯气通至石英制的烧嘴点火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并发出大量热:
H2+Cl2====2HCl
3、氯化氢气体冷却后被水吸收成为盐酸。
在氯气和氢气的反应过程中,有毒的氯气被过量的氢气所包围,使氯气得到充分反应,防止了对空气的污染。在生产上,往往采取使另一种原料过量的方法使有害的、价格较昂贵的原料充分反应。
实验室制法
原理:
NaCl(s)+H2SO4(浓)====NaHSO4+HCl
NaHSO4+NaCl(s) ====Na2SO4+HCl
或Cl+H点燃====HCl(氯化氢气体)
HCl+H2O====HCl(盐酸)
总式:
2NaCl(s)+H2SO4(浓)====Na2SO4+2HCl
主要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锥形瓶,倒置漏斗(防止倒吸),夹子。
使用注意
安全性
浓缩的盐酸会形成酸雾。酸雾和盐酸溶液都对人类组织有腐蚀性的效果,并有损害呼吸器官、眼睛、皮肤和肠道的可能。盐酸可与常见的氧化剂,例如次氯酸钠(漂白剂,NaClO)或次氯酸钙(Ca(ClO)2)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有毒的氯气气体,少量吸入会导致不适。
使用盐酸时,应配合个人防护装备。如橡胶手套或聚氯乙烯手套、护目镜、耐化学品的衣物和鞋子等,以降低直接接触盐酸所带来的危险。
氯化氢的危险性取决于其浓度。下表中列出欧盟对盐酸溶液的分类。
操作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酸雾处理
在盐酸使用过程中,有大量氯化氢气体产生,可将吸风装置安装在容器边,再配合风机、酸雾净化器、风道等设备设施,将盐酸雾排出室外处理。也可在盐酸中加入酸雾抑制剂,以抑制盐酸酸雾的挥发产生。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清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化学物品处理场所处置。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 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
灭火方法: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可涂抹弱碱性物质(如碱水、肥皂水等),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大量水漱口,吞服大量生鸡蛋清或牛奶(禁止服用小苏打等药品),就医。
应用领域
生活用途
- 人体用途
人类和其他动物的胃壁上有一种特殊的腺体,能把吃下去的食盐变成盐酸。盐酸是胃液的一种成分(浓度约为0.5%),它能使胃液保持激活胃蛋白酶所需要的最适合的pH值,它还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易于水解,以及杀死随食物进入胃里的细菌的作用。此外,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肠液的分泌以及胆汁的分泌和排放,酸性环境还有助于小肠内铁和钙的吸收。
- 日常用途
制取洁厕灵、除锈剂等日用品。
工业用途
- 用于稀有金属的湿法冶金
例如,冶炼钨时,先将白钨矿(钨酸钙矿)与碳酸钠混合,在空气中焙烧(800℃~900℃)生成钨酸钠。
CaWO4+Na2CO3==Na2WO4+CaO+CO2↑
将烧结块浸在90℃的水中,使钨酸钠溶解,并加盐酸酸化,将沉淀下来的钨酸滤出后,再经灼热,生成氧化钨。
Na2WO4+2HCl==H2WO4↓+2NaCl
H2WO4====WO3+H2O↑
最后,将氧化钨在氢气流中灼热,得金属钨。
WO3+3H2====W+3H2O(g)
- 有机合成
例如,在180℃~200℃的温度并有汞盐(如HgCl2)做催化剂的条件下,氯化氢与乙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烯,再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聚合而成聚氯乙烯。
- 漂染工业
例如,棉布漂白后的酸洗,棉布丝光处理后残留碱的中和,都要用盐酸。在印染过程中,有些染料不溶于水,需用盐酸处理,使成可溶性的盐酸盐,才能应用。
- 金属加工
例如,钢铁制件的镀前处理,先用烧碱溶液洗涤以除去油污,再用盐酸浸泡;在金属焊接之前,需在焊口涂上一点盐酸等等,都是利用盐酸能溶解金属氧化物这一性质,以去掉锈。这样,才能在金属表面镀得牢,焊得牢。 还可以通过与一些金属(比如:铝)进行溶解反应,以腐蚀的方法达到去除材料的目的。
- 食品工业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14)规定:使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而定。
盐酸用于水解淀粉制造淀粉糖浆。制法为:精制淀粉加水成为淀粉乳,加盐酸使之成为pH值为1.9~2.1的酸性淀粉乳,加热煮沸使淀粉水解,水解完毕加5%碳酸钠进行中和,再经过滤、脱色、浓缩,即得淀粉糖浆。
在制造柑橘罐头时,盐酸用于脱去橘子囊衣。方法为:将去皮的橘瓣置于浓度为0.1%的盐酸中,于30~35℃下放置20min,待果胶水解后取出以流水漂洗,再用0.8%氢氧化钠溶液于35~40℃下漂洗20min左右,除去囊衣后再用流水漂洗以除去残留物和碱液。
此外,盐酸还可用作pH值调节剂和淀粉改良剂等,在食品中不得残留,食品最终制成前须除去或中和掉。
例如,制化学酱油时,将蒸煮过的豆饼等原料浸)泡在含有一定量盐酸的溶液中,保持一定温度,盐酸具有催化作用,能促使其中复杂的蛋白质进行水解,经过一定的时间,就生成具有鲜味的氨基酸,再用苛性钠(或用纯碱)中和,即得氨基酸钠。制造味精的原理与此差不多。
- 无机药品及有机药物的生产
盐酸是一种强酸,它与某些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以及大多数金属盐类(如碳酸盐、亚硫酸盐等),都能发生反应,生成盐酸盐。因此,在不少无机药品的生产上要用到盐酸。
在医药上好多有机药物,例如奴佛卡因、盐酸硫胺(维生素B1的制剂)等,也是用盐酸制成的。
测定方法
- 方法名称
中和滴定法
- 应用范围
本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盐酸中氯化氢的含量。本方法适用于盐酸。
- 方法原理
供试品用水稀释,加甲基红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酚酞指示液变红时停止滴定,读出氢氧化钠滴定液使用量,计算盐酸含量。
- 试剂
1、蒸馏水(新沸放冷)
2、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
3、甲基红指示液
4、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
- 试样制备
1. 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
配制: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56mL,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
标定: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6g,精密称定,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振摇,使其尽量溶解;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本液滴定,在接近终点时,应使邻苯二甲酸氢钾完全溶解,滴定至溶液显粉红色。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相当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
贮藏:置聚乙烯塑料瓶中,密封保存;塞中有2孔,孔内各插入玻璃管1支,1管与钠石灰管相连,1管供吸出本液使用。
2. 甲基红指示液
取甲基红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7.4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
操作步骤:取该品约3mL,置贮有水20mL并称定重量的具塞锥形瓶中,精密称定,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滴定,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相当于36.46mg的HCl。
注:"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储存条件
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 用碱液-石灰水中和,生成氯化钠和氯化钙,用水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81013
UN编号: 1789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耐酸坛或陶瓷瓶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有像胶衬里钢制罐车或特制塑料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易燃物或可燃物、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