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盈江县

2022-06-27 11:20:57 百科资料

盈江地处云南西南部、德宏州西北部,是一个山川秀美、资源丰富,区位独特,开发潜力巨大、后发优势突出的边疆少数民族口岸县。国境线长214.6公里,自古以来有33条通道通往缅甸。

  • 中文名 盈江县
  • 面积 4429平方公里
  • 人口 31.39万人(2015年)
  • 别名 象城/勐腊(傣语)
  • 方言 滇西方言

概述

  盈江县国土面积辽阔,民族众多,人口密度低。南北平面距离114公里,东西相距54公里,东北接腾冲,东南连梁河,南面同陇川毗连,西、西南和西北与缅甸联邦接壤。全县国土面积4429平方公里,占德宏州总面积的38.4%,县域内有面积超过4.5平方公里的平坝10个,其中,盈江坝面积为516.13平方公里,是云南省八大平坝之一。全县有耕地46.5万亩,林地450.8万亩,荒地83.8万亩,土地利用率为86.9%,在未利用的荒地中尚有近70万亩土地适宜发展农牧、林果等。全县辖7个乡、8个镇、1个地方国营农场、100个村(居)委会、1148个村民小组。2007年末,盈江县总人口26.8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66万人,占总人口的84.5%,少数民族16.02万人,占59.74%。其中:傣族98936人,景颇族41191人,傈僳族16403人,德昂族394人,阿昌族732人。盈江木材 玉石等比较活跃

地理位置

位置

  盈江县地处云南省西部,德宏州西北部,位于东经97°31′~98°16′,北纬24°24′~25°20′之间。其东北面与腾冲县接壤,东南面与梁河县接壤,南面与陇川县接壤,西面、西北、西南面与缅甸为界。

​地形地貌

  盈江县属喜马拉雅山延伸的横断山脉之西南端,高黎贡山南延支系—尖高山的西南余脉构成的山区地形。境内中,低山与宽谷盆地交错相间,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起伏较大。大雪山海拔3404.6米,为境内最高点;那邦拉沙河口海拔210米,为境内最低点。全县山脉、河流、盆地与大地构造线走向基本一致,形成由东北向西南直下的“两山夹一坝一河”的地貌景观。

​水系

  县境内有较大河流43条,分属大盈江水系、羯羊河水系、勐戛河水系和龙江水系。

土壤

  盈江县土壤类型有红壤、赤红壤、砖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亚高山灌丛草甸土、草甸土、水稻土9个土类。

气候

  盈江县具有典型的“立体气候”特点。全县气候属低纬高原地区,冬暖夏长,雨热同期,干凉同季,春温高于秋温。主要气候特征:冬日少、春夏秋日长,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日温差大、年温差小,雨量充沛、干湿分明,立体气候明显。

自然气候

  盈江县位于喜玛拉雅山延伸横断山脉的西南端,为高黎贡山南延支系西南余脉构成的山地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山脉、河流基本是从东北下西南走向,低山与宽谷盆地交错相间,呈“两山夹一坝一河”的地貌景观。山脉分为西部大娘山脉和东部打鹰山脉。宽谷平坝为盈江坝,地势平坦,海拔800—854米之间。最高海拔为3404.6米,最低海拔为210米,两者高差之大,在同一县境内属全国少见。由于地貌组合多样,地势高低突出,不同区域气候差异较大,北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气候集于一县,具有明显“立体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9.3℃,年日照平均2364.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464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0%,坝区无霜期325天,光、热、水、气条件较好,适宜各种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非常适宜发展农业,是远近闻名的“粮蔗之乡”。先后被列为云南省商品粮基地县、油料基地县、滇西南农业综合开发县、国家糖料基地县、“八五”计划第一批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

旅游景区

大盈江

  大盈江是伊洛瓦底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高黎贡山南麓,在数百里原始森林峡谷中穿行后来到盈江平原,流速减缓,江面扩宽,两岸是一望无垠的农田,竹树环合的村寨点缀其间,江岸有数千里的凤尾竹堤,江心时见绿色小岛,蓝天白云,翠竹绿岛映在悠悠的江面上,小船轻轻划过,悠扬的傣家情歌随风飘来,构成了一组别致的抒情诗。

上四关

  盈江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山水相连,是我国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蜀身毒道)的主要出境通道。明朝八大古关中的上四关(铜壁关、巨石关、万仞关、神户关)就设于盈江境内;马嘉理事件记载着边疆各族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悲壮历史;中国橡胶第一树展示出边疆民族工业的兴起。风光秀美、景色如画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盈江纵贯全县境内,盈江县由此得名。

历史文化

  自古就是南方“丝绸之路”出口通关的重要通道,秦代“蜀身毒道”的主要出口之一,比西北“丝绸之路”要早数百年,是内地通往缅甸、印巴各国的主要商道。1894年,英国在盈江芒允口岸设立领事机构和海关,1909年英国修筑了从缅甸八莫进入盈江的通商道路,贸易往来频繁。改革开放以后,1980年恢复了铜壁关、昔马、芒线口岸通道的边境贸易,1991年盈江被列为国家二类口岸,1993年批准向第三国人开放。目前,境内有100余条大小通道通往境外,其中主要通道32条,有5条口岸通道与缅甸公路实现对接。从盈江那邦镇出境9公里,就与著名的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相连,沿中印公路向北90公里可达缅甸克钦邦首府密支那,往南80多公里可至缅北贸易重镇八莫,从密支那往西400公里达印度雷多,从八莫可连接伊洛瓦底江水路至仰光南下印度洋,并且密支那至八莫沿线地势平坦,是大西南各省区同南亚、东南亚、印巴次大陆贸易往来的重要枢纽,也是中缅印孟经济合作陆路通道中最为便捷的通道之一。

政治经济

  全县经济总量偏小,经济运行质量低。长期以来,远离中心城市,基础设施滞后,劳动者素质低,人才缺乏等因素一直制约着盈江的发展,良好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未能有效的转化为经济优势,近年来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是在基数较小的情况下实现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仍不合理,经济运行质量低。2005年人均GDP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全县总体上还属于经济欠发达的落后地区。

相关信息

发生6.1级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4年05月30日09时20分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北纬25.0度,东经97.8度)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昆明市民反映有震感。记者从盈江城区网友了解到,地震持续时间极短,不足十秒,周围人员和建筑都没有影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