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皮脂腺囊肿

2022-07-10 04:35:40 百科资料
皮脂腺囊肿(cyst of sebaceous glands) 又称粉瘤或脂瘤。是一种皮脂分泌物储留郁积性疾病。青年人多见。以病损部的黑头粉刺和囊肿感染为主要表现,偶见发生癌变。治疗以抗感染和手术切除为主。
  • 挂什么科 普外科
  • 哪些症状 皮肤红肿、皮肤变软、皮温升高、疼痛、皮肤化脓
  • 好发人群 所有人群
  • 需做检查 B超、血常规
  • 引发疾病 皮肤癌

病因

  发病原因为皮脂腺导管阻塞导致皮脂腺排泄障碍淤积而成。多为灰尘堵塞及细菌感染所致。

症状

  1、1个或多个柔软或较坚实的圆球体,大小不等,小者如豆粒,大者直径可达7~8cm。表面常与皮肤有粘连,基底可推动(图1)。表面皮肤上有时可查到一个开口小孔,挤压时有少许白色粉状物被挤出。囊肿可存在多年而没有自觉症状。

  2、病变可单发,偶或多发。数目特别多者称多发性皮脂腺囊肿或称皮脂腺囊肿病。

  

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超声检查等。

  

鉴别

  1.皮样囊肿:位于皮下,不与皮肤粘连而与基底部组织粘连甚紧。常长在身体中线附近,好发于眼眶周围、鼻根、枕部及口底等处。

  2.表皮样囊肿:是一种真皮内含有角质的囊肿。多因外伤(尤其刺伤)将表皮植入真皮而成,肿物表面常有角质增生,好发于手及足踝等易受外伤和压迫的部位。

  3.脂肪瘤 呈扁平分叶状,位于皮下,用手指沿肿物两侧相向推挤局部皮肤,可出现橘皮样征。

  

并发症

  皮脂腺囊肿往往并发感染,造成囊肿破裂而暂时消退,但会形成瘢痕,并且易于复发。

  

预防

  1.不熬夜。

  2.不喝酒。

  3.不吃辛辣食物。

  4.经常清洁容易分泌油脂的皮肤。

  

治疗

  一般常不需治疗。在继发感染或病损时应寻求治疗。

  1.继发感染 出境可应用抗菌药物;有脓肿形成者,尚应做切开引流。

  2.病损 可予手术切除。

  (1)手术时应在与囊肿粘连的皮肤部位及其导管开口处作一梭形切口,连同囊肿一并摘除,方向应顺皮纹方向顺行。如已并发感染,在四周组织发生粘连时,手术时应彻底完整地摘除囊肿。囊壁较薄,极易破碎,最好应完整地摘出,否则残留囊壁组织,易招致囊肿复发。

  (2)内镜手术进行皮下囊肿的摘除,可避免出现手术切口瘢痕,是近年来科技发展的一项新手术方法。

  

饮食

  减少摄取油炸、辛辣、坚果类食品:这一类食物容易激发面疱粉瘤的孳长,所以想减少粉刺、粉瘤或面疱的问题,必须先改变饮食习惯,多喝水且多吃青菜蔬果,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细胞排毒的能力。

  由于患者体质的不同我们把饮食护理按体质来划分。

  干性皮肤皮肤干燥,油脂较少因此术后应该多吃一些豆类,碱性物质如黄豆,赤小豆,黑豆,海带,紫菜,水果,蔬菜。

  但是要注意不能吃狗肉,虾,蟹,鱼等食物。平常有喝水的习惯可以多拿一些桃花。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