皛饭
皛xiǎo饭,因白米饭﹑白萝卜和白汤(一说"白盐")。三者皆白﹐故戏称。
- 中文名称 皛饭
- 拼音 xiǎo fàn
- 阿姨 白米饭﹑白萝卜和白汤,三者皆白
- 出自 《高斋漫录》
出处
1.谓白米饭﹑白萝卜和白汤。三者皆白﹐故戏称。
语出宋曾慥《高斋漫录》:
一日,钱穆父(钱勰)折简召坡(苏轼)食"皛饭",坡至,乃设饭一盂﹑萝卜一碟,白汤一盏而已,盖以三白为"皛"也。后数日,坡复召穆父食"毳cuì饭",穆父意坡必有毛物相报。比至日晏,并不设食,穆父馁甚,坡曰:"萝卜﹑汤﹑饭俱毛也!"穆父叹曰:"子瞻可谓善戏谑者也。"
2.谓白米饭﹑白萝卜和白盐。三者皆白﹐故戏称。
语出南宋朱弁《曲洧旧闻》:
东坡尝与刘贡父言:"某与舍弟习制科时,日享三白,食之甚美,不复信世间有八 珍也。"贡父问三白何物?答曰:"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饭,乃三白也。"贡父 大笑。久之,折简召坡过其家吃皛饭。坡不复省忆尝对贡父三白之说也,谓人云:"贡 父读书多,必有出处。"比至赴,见案上所设,惟盐、萝卜、饭而已,乃始悟贡父以三 白相戏笑,投匕箸食之几尽。将上马,云:"明日可见过,当具毳饭奉待。"贡父虽恐 其为戏,但不知毳饭所设何物。如期而往,谈论过食时,贡父饥甚索食,东坡云:"少 待。"如此者再三,东坡答如初。贡父曰:"饥不可忍矣!"东坡徐曰:"盐也毛,萝 卜也毛,饭也毛,非毳而何?"贡父捧腹曰:"固知君必报东门之役,然虑不及此。" 东坡乃命进食,抵暮而去。
[白话版本]
- 一天,钱穆父写请帖请苏轼吃"皛饭",等他到了钱穆父家吃饭时,就设置一碗白米饭,一碟白萝卜,一盏白汤,这就是"三白",过了很长时间,苏轼又请钱穆父吃"毳饭",钱穆父想苏轼一定与毛有关的饭来回报。到了那天结束,也没有设摆饭菜,穆父很气馁,东坡说:"萝卜﹑汤﹑饭都'毛'啊!"穆父感叹道:"子瞻真算得上善于开玩笑的人。"
- 苏轼曾对刘贡父说:"我和弟弟在学经义对策、准备应试时,每天吃三白饭,吃得很香甜,不相信人间会有更好吃的美味。"贡父问:"什么叫三白饭?" 苏轼答道:"一撮白盐,一碟白萝卜,一碗白米饭,这就是'三白'。"刘贡父听了大笑。过了很久,刘贡父写请帖给苏轼,请他到家里吃"皛(xiǎo)饭"。苏轼已忘记自己对刘贡父说的话,就对别人说:"刘贡父读书多,他这'皛饭'定是有来由的。"等他到了刘贡父家吃饭时,发现桌上只有盐、萝卜、米饭,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这是贡父用"三白饭" 开的玩笑,便大吃起来。吃完饭苏轼告辞出来,临上马时对刘贡父说:"明天到我家,我准备毳(cuì)饭款待你。"刘贡父害怕被苏轼戏弄,但又想知道"毳饭"到底是什么,第二天便如约前往。两人谈了很久,早过了吃饭时间,刘贡父肚子饿得咕咕叫,便问苏轼为何还不吃饭。苏轼说:"再等一会儿。"像这样好几次,苏轼的回答老是这句话。最后,刘贡父说:"饿得受不了啦!"苏轼才慢吞吞地说:"盐也毛(冇,音mǎo, "没有"的意思),萝卜也毛,饭也毛,岂不是'毳'饭?" 刘贡父捧腹大笑,说:"本来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报昨天的一箭之仇,但万万没想到这一点!"苏轼这才传话摆饭,二人一直吃到傍晚,贡父才回家。
在闽南与南粤地区,"毛"就是没有的意思。"毳饭"就是没有白饭,没有萝卜,没有白盐
皛本来在古代是一种凉菜,属于饭前甜品等。但是苏轼在与钱穆父的趣味生活中演变成了经典的白饭萝卜盐。
这种趣味新词可以在苏轼的很多生活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