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丸
2022-07-02 10:13:17 百科资料
组 成:皂角
主 治:治肺痈欬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眠。
归 经:此手太阴药也(肺)
方 义:喻嘉言曰:「火热之毒,结聚于肺,表之里之,温之清之,曾不少应,坚而不可攻者,令服此丸,庶几无坚不入,聿成洗荡之功,不可以药之微贱而少之也。」
- 中文名 皂角丸
- 外文名 无
- 组成 皂角
- 主治 治肺痈欬逆上气,时时唾浊
变化方:
(1)千金方用桂枝汤,去芍药,加皂角,名桂枝去芍药加皂角汤,治肺痿吐沫。
(2)本方加蛤粉等分为末,名皂蛤丸,治妇人风邪客于乳房,而成乳痈。每服二钱,酒下。
煎服法:为末,蜜丸,以枣膏和汤服三丸。
皂角丸
药物组成 皂角(捶碎,以水18两6钱揉汁,用蜜1斤,同熬成膏)5两,干薄荷叶5两,槐角(爁)5两,青橘皮(去瓤)1两,知母1两,贝母(去心,炒黄)1两,半夏(汤洗7次)1两,威灵仙(洗)1两,白矾(枯过)1两,甘菊(去枝)1两,牵牛子(爁)2两。
处方来源 《局方》卷一。
方剂主治 风气攻注,头面肿痒,遍身拘急,痰涎壅滞,胸膈烦闷,头痛目眩,鼻塞口干,皮肤瘙痒,腰脚重痛,大便风秘,小便赤涩,及咳嗽喘满,痰吐稠浊,语涩涎多,手足麻痹,暗风痫病,偏正头痛,夹脑风;妇人血风攻注,遍身疼痛,心怔烦躁,瘾疹瘙痒。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皂角膏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痰实咳嗽,用蛤粉齑汁送下;手足麻痹,用生姜薄荷汤送下;语涩涎盛,用荆芥汤送下;偏正头痛、夹脑风,用薄荷汤送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