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鱼

白鱼共有16种,为我国特有。主要分布于云南的西北部和四川邛海。这些鱼类各自分布的地区范围往往比较狭小,常常1个种仅见于1个湖泊或1个水库之中。就是乔鱼,生长在江河湖泊中。呈白色,喜昂头,体形大者长六、七尺。它的味道很美。
- 中文名 白鱼
- 学名 WhiteFish
- 别称 红尾巴
- 界 动物界
- 目 属鲤形目
简介
白鱼为塞外鱼鲜上品,与江南名鱼相比也绝不逊色。产于松花江的异常肥美,大者可三二十斤,脊背有油。长江产的不肥。北方各地产的不大,至多二三斤。

基本信息
海产品里也有白鱼,鳞多油脂,食时不去鳞,身薄如刀,通体白色,30厘米左右,味鲜美,但不知道学名何名。
原料别名:翘嘴红舶、娇鱼、白扁鱼、翘咀白、黄白鱼、翘嘴
原料分类:鱼虾蟹贝类
食用提示:每次约100克
外形特征
白鱼(White Fish)属鲤科鱼类,俗称大白鱼、翘嘴白鱼、白鱼。体形长,甚侧扁,头背平直,头后背部隆起。口上位,下颌很厚,上翘,口裂与体长轴几乎成垂直。眼大,位于头的侧下方。下咽齿末端成钩状。腹鳍基部至肛门有腹棱;背部具强大而光滑的硬刺;尾鳍分叉,下叶稍长于上叶。体背略呈青灰色,两侧银白,各鳍灰黑色,平时多生活在流水及大水体的中上层,游泳迅速,善跳跃,以小鱼为食,是一中凶猛性鱼类。它可以在1~32度水体环境中生活,长年捕食生长。雌性3龄,雄性2龄成熟,6-7月产卵,幼鱼喜栖湖泊进岸水域或河道、港湾水流较缓沿岸生活。自然分布甚广,是我国南北水域常见的淡水鱼类。
白鱼生长快,个体大,最大个体可达10公斤,其肉质白而细嫩,味美而不腥,一贯被视为上等佳肴。原为野生品种,近些年养殖工作者有效地解决了白鱼的人工繁殖,苗种的培育与白鱼用颗粒饲料问题,已能进行大面积人工饲养。学名翘咀红白鱼,是一种凶猛鱼类,也属太湖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与“太湖三宝”合称“太湖四珍”。少刺多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
生活习性
乌苏里白鲑为北方冷水性鱼类。喜栖息于水质清澈、砂砾或砾底质、水温较低的平原区河流或山涧溪流中,或藏在大江深水处。为陆封型种类。常栖居于水温1-20℃的水域,最适水温为10℃左右,但水温降至1℃时,仍能正常摄食。
随生活水域环境温度变化,有明显的季节性迁徙:4-5月江河解冻,流水期结束后,集群在河道浅水区索铒;水温上升至15℃以上时,开始游向水温较低的上游支流或山涧溪流;10月水温降至10℃以下,游回原河道支流进行繁殖。冬季在河道深处越冬。乌苏里白鲑为肉食性鱼类,主要摄食小型鱼类、甲壳类、水生昆虫等。夏季几乎停食,春、秋季食欲较旺。生长速度较慢,5龄鱼长约31.5厘米,第六年为36.4厘米,第七年为40.7厘米。体长35厘米的个体,体重约0.5公斤。性成熟需5-6年,产卵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初,产卵场所选择于支流中。
营养分析
白鱼除味道鲜美外,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具有补肾益脑,开窍利尿等作用。尤其鱼脑,是不可多得的强壮滋补品。久食之,对性功能衰退、失调有特殊疗效。
营养成分
白鱼含蛋白质、脂肪、灰分、钙、磷、铁、维生素B2、烟酸等多种营养成分。
药性功效
白鱼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去水等功效。
食疗价值
鲤科动物翘嘴红的肉。又称白扁鱼。分布于我国黑龙江、长江、黄河、辽河等干、支流及其附属湖泊中。获得后,去鳃、鳞、内脏等,洗净鲜用。
本品味甘,性平。《食疗本草》说:“助脾气,能消食。”《开宝本草》说:“订胃气,开胃下食,去下气,令人肥健。”故仍为益脾开胃,去水除湿之品。服食法同鲤鱼。
【性味】性平,味甘。
【归经】归脾、胃、肝经。
【功效】开胃,健脾,消食,利水。
宜:营养不良,肾炎水肿,病后体虚,消化不良者宜食。
忌:支气管哮喘病,癌症患者,红斑狼疮者,荨麻疹,淋巴结核以及疮疖患者忌食。
白鱼除味道鲜美外,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具有补肾益脑,开窍利尿等作用。尤其鱼脑,是不可多得的强壮滋补品。久食之,对性功能衰退、失调有特殊疗效。
其他相关
白鱼是吉林的鱼中上品,俗话说:“三月桃花开江水,白鱼出水肥且鲜。”
《永吉县志》记载:“白鱼一名‘鱼白’一名‘鱼乔’,吉林产者最细,故又称细鳞白鱼,贡品。”
唐代诗圣杜甫在《峡隘》一诗中就提到:“闻说江陵府,云沙静眇然。白鱼如切玉,朱橘不论钱。水有远湖树,人今何处船。青山各在眼,却望峡中天。”
唐.盂诜:经宿者勿食,令人腹冷。多食泥人心,久食令人心腹诸病。
《日华子本草》:患疮疖人不可食,甚发脓。元.吴瑞:多食生痰,与枣同食患腰痛。
《随息居饮食谱》:白鱼,甘温,行水助脾,发痘排脓。多食发疥,动气,生痰。
《食疗本草》:助脾气,能消食。
《开宝本草》:主胃气,开胃下食,去水气,令人肥健。
白鱼中药材
【出处】
出自1.《开宝本草》:白鱼,大者六、七尺,色白,头昂,生江湖中。
2.《纲目》:鲌,形窄腹扁,鳞细,头尾俱向上,肉中有细刺。白鱼比他鱼似可食,亦能热中发疮,所谓补肝明目,调五脏,理十二经络者,恐亦溢美之词,未足多信,当以《开宝》注为正。
【拼音名】Bái Yú
【英文名】Topmouth culter
【别名】鲌鱼、鱎鱼、白扁鱼
【来源】
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翘嘴红鲌及红鳍鲌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Bleeker)2.Culter erythropterus Basilewsky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捕捉,捕得后,除去鳃、鳞和内脏,洗净,鲜用。
【原形态】
1.翘嘴红鲌,体延长而侧扁,头背面几乎平直,后部微降起。体高与头长略相等,个体长200mm以下的,头长的比体高为大,200mm以上的个体则相反。6冬龄鱼体长可达615-648mm,体重达2500-3500g。口上位,口裂伸至鼻孔前缘的垂直线下方。下咽齿3行,齿的顶端呈钩状。下颌肥厚,急剧突出而上翘。眼大,位于头的侧上方。鳃耙细长,侧线前段稍向腹方弯曲,后段横贯体侧正中。鳞小,侧线鳞83-93,大多为86-90。背鳍3,7,具有强大而光滑的硬刺,其起点的腹鳍起点与臀鳍起点之中央的稍前,至吻端与尾鳍基部的距离几相等。臀鳍3,21-25,基部较长。鳔3室,中室大而圆。后室细小。腹腔膜银白色,背部及体侧上部为灰褐色,腹部为银白色,各鳍灰色乃至灰黑色。
2.红鳍鲌,体稍长,侧扁,头后部明显突起,似驼背状。腹部自胸鳍其至肛门有腹棱。头中等大,口上位,口裂几垂直,下颌突出而上翘。眼中等大,位于头侧上方。下咽齿3行,末端呈尖钩状。鳃耙25-29。鳞小,侧线完全,侧线鳞60-69。背鳍在腹鳍与臀鳍之间。尾鳍呈叉状。背部青灰色,侧面和腹部银白色,背鳍和尾鳍的上叶呈青灰色,腹鳍、臀鳍及尾鳍下叶呈橙红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为生活在流水及大水体中的鱼类,一般在水体中上层,行动迅速,善跳跃,性凶猛,主要以鱼类为食。
2.为中上层淡水鱼类,栖息于多水草的开阔水体中,主要以小型鱼类为食。
资源分布:1.为广布性鱼类之一,长江干流从金沙江到河口、黑龙江、黄河、辽河等干支流及附属湖泊均有分布。
2.全国各大江河均有分布。
【化学成份】翘嘴红鲌每100g可食部分含水分77g,蛋白质18.6g,脂肪4.6g,灰分1g;钙37mg,磷166mg,铁1.1mg,核黄素(rlboflavine)0.07mg,烟酸(nicotinic acid)1.3mg。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开胃消食;健脾行水。主食积不化;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100-250g。
【注意】患疮疖者慎服。
【各家论述】
1.孟诜:主肝家不足气。调五藏气,理经脉。
2.《食疗本草》:助脾气,能消食,理十二经络舒展不相及气。
3.《日华子本草》:助血脉,补肝明目,灸疮不发,作脍食之良。
4.《开宝本草》:主胃气,开胃下食,去水气,令人肥健。
5.《滇南本草》:治痈疽疮疥,同大蒜食之。
6.《随息居饮食谱》:行水助脾,发痘排脓。
【摘录】《中华本草》
垂钓方法
钓具组合
钓白鱼要用较粗的钓线,细了钓到大鱼易断线跑鱼,用10~12磅的尼龙丝教理想。鱼竿以硬竿为佳,鱼竿最好使用梢较粗的弹性好的硬竿。钓采用大号长柄伊势尼10~12号钩。钩线用0.4~0.5毫米直径的尼龙线。坠用25克坠。漂最好使用卧漂。
饵料组合
饵料以荤食为主,如蚯蚓、小虾、蚕蛹、僵蚕、粉蛾、蝼蛄、蛆、肉丁、小罗汉,甚至土鳖、蟑螂都行。穿饵时钩子不可进得过深,轻轻地在脊背和脖颈之间的软处向脊背方向挂住即可,挂深了虫子容易死。
钓法
白鱼可以用一般鲫鱼钓法。因为在钓鲫鱼时,常有白鱼光临,从鱼星上看,只冒2个1分硬币大的鱼星。有时托漂、咬着饵钩就走。有时钩还未下到底,鱼就截住饵钩咬上一动不动,这可能是白鱼上钩了,要立即提竿。此外钓法还有钓嘴子。因为夜间他们常在水草丛中咂嘴寻食,这时可以用没有漂子的鱼钩,安上食物,轻轻地放到咂嘴的草丛中,让钩上上下下抖动,这时它们就会当是活物来了,一口咬住饵钩。时常是把竿梢拖着往上弯去,这时可以降低竿梢,送它一程,让钩进一步钩牢鱼嘴,然后提竿。也可以利用白鱼有教明显趋弱光的特性,在晚上张一盏桅灯,以短竿在桅灯下的水面下钩,可以诱来许多白鱼咬钩。
垂钓时也可不用铅坠和浮漂,只需手拿钓竿时上下电动吸引鱼儿吃钩。当你手感竿梢微微颤动即是有鱼吃钩,此时应立即提竿,钓住鱼后慢慢拉上岸来。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钓到白鱼,而且还可以钓到鲇鱼、青鱼、鳊鱼和鳜鱼。
危机现状
由于主要产区位于中俄两国的界河,而对界河的生产未加限制,过度捕捞,尤其是中俄两国渔民大量捕捞体重100-200克的幼鱼,直接影响了资源的正常补充。再则,生活水域环境的污染,也影响着鱼类的正常的生命活动。近年来,大个体高龄鱼已极为少见。
保护措施
在整个江段,取缔密网作业,渔具渔网不得小于80毫米,不捕小于400毫米、600克的幼体;在主要产卵场地设立禁渔区,保证有一定数量的亲鱼进入产卵场进行产卵的机会;开展人工育苗、放流的研究,进行放流增殖。
注意事项
当水面有很多XX、飞蛾时,白鱼会从水中层游到水面觅食小虫,这事可用小虫作饵。白鱼摄食动作迅速,咬上饵钩拽着就跑,出现黑漂。有时饵钩尚未落底就被半路截住,反映在漂上则出现卧漂。这两种漂态都是提竿的良机。
相关食谱
绣球鱼丸
1.白鱼刮鳞,破腹去内脏,洗净,从鳃下入刀至尾,削下整块鱼肉,刮成肉茸;2.肉茸在砧板上,用刀背轻敲成肉糊,并挑出嫩刺;3.葱姜洗净,切碎,用纱布过出葱姜水,入锅烧开,捞出葱姜渣弃掉,即成葱姜汁;4.将鱼糊盛入钵内,加葱姜汁、蛋清、精盐6克、味精少量,搅拌成馅待用;5.香菇去蒂,洗净,切成细丝;6.冬笋去壳、老根,洗净,切成细丝;7.姜葱洗净,均切成细丝;8.熟火腿均切成细丝;9.将冬笋丝用开水焯熟后,与其它丝拌和,放入盘中;10.取搪瓷平盘一只,抹均熟猪油待用;11.将鱼茸馅挤成似桂圆大小的鱼丸;12.鱼丸放入盘中滚粘上细丝,置平盘中,上笼用旺火蒸;13.蒸至五分钟取出,装碗,再入笼中蒸;14.再蒸至五分钟,取出放入扣盘中;15.炒锅置旺火上,舀入鲜汤300毫升,加精盐、味精各少许烧沸,起锅浇在鱼丸上即成。
词语出处
唐 李贺 《感讽》诗之六:“调歌送风转,杯池白鱼小。” 王琦 汇解:“白鱼即今之白鯈,长仅数寸,形狭而扁,状如柳叶,性好羣泳水面。”
《尔雅·释虫》:“蟫,白鱼。” 邢昺 疏:“此衣、书中虫也。一名蟫,一名白鱼,一名蛃鱼,《本草》谓之衣鱼是也。”
宋 黄庭坚 《次韵元实病目》:“要须玄览照境空,莫作白鱼钻蠧简。” 明 徐渭 《春兴》诗之六:“描写 姬姜 三百句,白鱼儘饱小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