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白苞猩猩草

2022-07-02 01:50:37 百科资料

白苞猩猩草,是大戟科、大戟属下的一种多年生草本。茎直立,被柔毛。叶互生,卵形至披针形。全株有毒,乳汁毒性最强,皮肤敏感者应避免触及乳汁。已人工引种栽培。

  • 中文名称 白苞猩猩草
  • 拉丁学名 Euphorbia heterophylla L.
  • 别称 柳叶大戟(云南植物研究)台湾大戟(台湾彩色植物图鉴)
  • 界 动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茎高达1米。叶长3 12厘米,宽l一6厘米,先端尖或渐尖,基部钝至圆,边缘具锯齿或全缘,两面被柔毛;叶柄长4-12毫米;苞叶与茎生叶同形,较小,长2-5厘米,宽5-15毫米,绿色或基部白色。

  花序单生,基部具柄,无毛;总苞钟状,高2-3毫米,直径1.5-5毫米,边缘5裂,裂片卵形至锯齿状,边缘具毛;腺体常1枚,偶2枚,杯状,直径0.5-1毫米。雄花多枚;苞片线形至倒披针形;雌花1枚,子房柄不伸出总苞外;子房被疏柔毛;花柱3;中部以下合生;柱头2裂。蒴果卵球状,长5- 5.5毫米,直径3.5--4.0毫米,被柔毛。种子棱状卵形,长2.5-3.0毫米,直径约2.2毫米,被瘤状突起,灰色至褐色;无种阜。花果期2--11月。

分布范围

  原产北美,栽培并归化于旧大陆;分布于南美洲; 热带; 秘鲁

  中国除台湾、四川、云南外,尚未见到标本。

主要价值

  全草味苦、涩,寒。有毒。

  调经,止血,止咳,接骨,消肿。

  用于月经过多,跌打损伤,骨折,咳嗽。

附加说明

  本种的加词heterophylla在我国文献中多有记载,但据Dressler(1962)等人的考证,总苞叶红色或基部红色、腺体二唇形、叶两面无毛、果无毛、种子具不明显的疣状突起应是E. cyathophora,而总苞叶绿色或基部白色、腺体杯状圆形、叶两面被毛、果被毛、种子具明显的瘤状突起是本种,即E. heterophylla.

  另本种的描述有种阜(Lin&Hsieh 1991),而《巴基斯坦植物志》记载无种阜(A. Radcliffe-Smith 1986)。本工作中曾见到采自尼泊尔和云南的具果标本,实为无种阜。

相关种群

  猩猩草 E. cyathophora

  齿裂大戟 E. dentata

  海南大戟 E. hainanensis

  一品红 E. pulcherrima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