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秧鸡
2022-07-01 23:16:33 百科资料

腹秧鸡(学名:Amaurornis phoenicurus)是秧鸡科苦恶鸟属中的一种水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斯里兰卡。1繁殖栖息于亚洲南部的沼泽、池塘、沟渠和河岸,从印度、斯里兰卡横跨到中国南部和印度尼西亚,身长约32厘米,在上述地区皆为留鸟,筑巢在沼泽植被的干燥地点,一巢约6至7个蛋。
- 中文名 白腹秧鸡
- 拉丁学名 Amaurornis phoenicurus
- 别称 豆仔鸟、吐血鸡、白水鸡
- 二名法 White-breasted waterhen
- 界 动物界
分类学
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鹤形目>秧鸡科
基本信息
中文名:白腹秧鸡
学 名: Amaurornis phoenicurus

又 名: 豆仔鸟、吐血鸡、白水鸡
英 名: White-breasted waterhen
形态特征
体长33公分,背面从头顶至尾尖、两翼都呈灰绿色,下腹及尾下为橙红色。嘴及脚为土黄色,上喙基部则为红色,额、脸及腹皆为白色,与背面形成鲜明对比,故命名之。幼鸟全身被黑色绒羽,嘴脚全黑。
生态习性
叫声嘹喨,繁殖期叫声更响亮,常「苦哦─苦哦」的叫着,仿佛在抱怨什么。主食水边昆虫、蜘蛛,或草叶、种子。喜独来独往,常出现于水田边,或近水竹林、湿地边缘。筑巢于灌丛内或树丛竹林中,一年最多可产三窝,每窝平均三枚蛋。脚掌大,可在水草及泥地行走,善走不善飞,偶尔在水中游走,行进时有翘尾羽的习惯。生性羞怯机警,遇警时会迅速奔入密丛,情急下会飞起,但距离几十公尺后即落下。飞行时,会伸直颈部,两脚拖在下方,因脚掌大且重,飞行速度慢。

栖地分布
通常单独出现于平地至低海拔之稻田、沼泽、池塘、沟渠或浅湖地带,或无污染之溪流畔觅食、游荡。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