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白扁豆花

2022-06-29 01:15:25 百科资料

白扁豆花为豆科植物扁豆,7~8月间采收未完全开放的花,晒干或阴干。主产浙江、安徽、河南。健脾和胃,消暑化湿。治痢疾,泄泻,赤白带下。

5片,皱缩,黄白色或黄棕色,有脉纹,未开放的花外为旗瓣所包,开放后即向外反折,翼瓣位于两侧,龙骨瓣镰钩状;雄蕊10,其中9枚基部联合;里面有一黄绿色柱状的雌蕊,弯曲,先端可见白色细毛绒。

  • 中文名称 白扁豆花
  • 别名 南豆花
  • 界 植物界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豆目

形态特征

  干燥花呈扁平不规则三角形。

  下部有绿褐色钟状的花萼,萼齿5,外面被白色短毛。

  质软,体轻。

  气微香,味淡。

  以朵大、色白、干燥者为佳。

分布范围

  主产浙江、安徽、河南。

主要价值

炮制

  去柄,筛去泥土,拣去杂质及黑色花朵。

性味

  ①《山东中药》:味甘。

  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淡,无毒。

功效

  健脾和胃,消暑化湿。

  治痢疾,泄泻,赤白带下。

  ①《本草图经》:主女子赤白下,干末,米饮和服。

  ②《纲目》:焙研服,治崩带;作馄饨食,治泄痢;擂水饮,解中一切药毒。

  功同扁豆。

  ③《岭南采药录》;敷跌打伤,去瘀生新,消肿散青黑。

  ④《四川中药志》:和胃健脾,清热除湿。

  治暑热神昏,湿滞中焦,下痢脓血,夏口腹泻及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研末。

  外用:捣敷。

选方

  ①治一切泄痢:白扁豆花正开者,择净勿洗,以滚汤瀹过,和小猪脊肉一条,葱一根,胡椒七粒,酱汁拌匀,就以瀹豆花汁和面包作小馄饨,炙熟食之。

  (《必用食治方》)②治妇人白崩:白扁豆花(紫者勿用)焙干为末,炒米煮饮入烧盐,空心服。

  (《奇效良方》)

临床应用

  治疗细菌性痢疾干白扁豆花100克,制成100%煎液。

  口服剂量按每次每公斤体重0.5~1毫升计算,每6小时1次,7天为一疗程。

  观察13例,经治3~7天后,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二次阴性)7例,进步(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减轻)3例,无效3例。

  治程中未见副作用。

  据实验证明,每毫升台生药62.5毫克的扁豆花煎液在试管内可抑制宋内氏型、弗氏型痢疾杆菌生长。

名家论述

  《本草便读》:扁豆花亦者入血分而宣瘀,白者入气分而行气,凡花皆散,故可消暑散邪,以治夏月泄痢等证也。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