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白刺苋

2022-07-15 15:52:36 百科资料

白刺苋,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较广泛,有细而长的茎和暗紫色或绿色的椭圆形的叶子,开绿白色花,结黑色种子。

别名:潮汕地区称为刺苋菜、野刺苋、马齿苋根、刺苋、野苋、假苋、白骨刺苋、勒苋菜。外地别名称为猪母刺等。

  • 中文名称 白刺苋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石竹目

形态特征

  白刺苋,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较广泛,有细而长的茎和暗紫色或绿色的椭圆形的叶子,开绿白色花,结黑色种子。

  性状:本品为苋科属刺苋。为一年生草本。

分布范围

  生于荒地、山坡、山野、埔园、沟边、路旁、旷地。分布于我国各省区。

主要价值

  叶和茎常作蔬菜食用,全株均可作为中草药使用。分布于中国广东潮汕地区。

药用价值

  性味:味甘淡、微苦涩,性凉。

  功效:内服清热解毒利湿、凉肠、凉血止血。外用消肿止痒。入大肠经。

  主治:痢疾、腹泻、肠泻、肠炎、咽喉痛、赤白总务科、痔疮肿痛、痔疮出血、甲状腺肿大、胆囊炎、胆结石症,便秘、小儿胎毒。外治皮肤湿毒作痒、痈疽疔疖、湿疹等。

单方验方

  1、治痢疾、暑泻:鲜白刺苋根45克,水煎加红糖服。

  2、治痢疾、肠炎:白刺苋、凤尾草各30克,水煎服。或白刺苋60克,大金花草15克,水煎服。

  3、治咽喉痛:鲜白刺苋根50克,水煎服。

  4、治便秘:鲜白刺苋100-120克,水煎服。

  5、治痔疮出血:白刺苋60克,水煎加红糖服。或白刺苋、涂藤头各30克,水煎加蜜服。或用白刺苋头30克,红猪母菜60克,水煎加蜜或加红糖服。又可用白刺苋根30克,瘦猪肉120克,水煮服食。

  6、治胆囊炎:鲜白刺苋叶180克,猪小肠180克(去油脂),加水炖熟,每日分3次服。7日为1疗程。

  7、治湿热白带:鲜白刺苋全草(或鲜根)30-60克,银杏(去壳)14枚,水煎服。

  8、治小儿胎毒:白刺苋、毛麝香、胭脂花根各6克,水煎服。

  9、治皮肤湿毒作痒:白刺苋适量,水煎洗之。也可治皮肤疮疡肿毒,用白刺苋适量捶烂贴之。

  10、治痔疮肿痛:白刺苋60克,水煎熏洗,或浸肛。或用白刺苋、白花彭蜞草各60克,白矾9克,水煎洗之。

  本品内服常用量生品30-120克,干品30-60克。外用全草或枝叶适量。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