癞蛤蟆草

癞蛤蟆草,二年生草本,高15~90cm。茎方形,多分枝,被倒向疏柔毛。根出叶丛生,有柄,叶片长圆形或披针形,边缘有圆齿,叶面皱折,面丰有腺点,两面有毛;茎生叶对生。
- 中文名 癞蛤蟆草
- 别称 蛤蟆皮棵、雪见草、癞蛤蟆草、青蛙草、皱皮草、荔枝草等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轮伞花序有2~6朵花,组成假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萼钟形,轮伞花序有2~6朵花,组成假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萼钟形,外被金黄色腺点及柔毛,分2唇,上唇顶端具3短尖头,下唇2齿;花冠唇形,淡紫色至蓝紫色,长约4· 5mm,外面有毛,筒内基部有毛环,上唇长圆形;顶端有凹口,下唇3裂,中裂片宽倒心形;雄蕊2,药隔细长,药室分离甚远,上端的药室发育,下端的药室发育,下端的药室不发育。小坚果倒卵圆形,褐色,平滑,有腺点。

生长环境
性喜高温多湿,生育适温约摄氏22~28度,空气湿度高有利生长,10度以下要预防寒害。
常生于山坡、田埂、荒地、路边等处。
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茎相当短,叶丛生,直立或展开,广卵形或宽卵形。
分布范围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荒地、河边湿地上、海拔可至2800m。
资源分布:除新疆、甘肃、青海、西藏外,几乎分布于全国各地。
主要价值
化学成分:含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4-羟基苯乳酸、高车前甙(homoplantaginin)、尼泊黄酮甙(nepetrin)、楔叶泽兰素(eupafolin)、粗毛豚草素(hispidulin)。
性 味:性凉,味苦、辛。
药膳
1.采适量(约一把)的鲜癞蛤蟆草洗净切碎,打适量鸡蛋搅拌均匀,用油煎,趁热食用,一天一至二次。
2. 采适量(约一把)的鲜癞蛤蟆草洗净切碎,拌入适量面粉和水,做成煎饼,趁热食用,一天一至二次。
以上两种使用方法对咳嗽、支气管炎、喉咙疼痛都有明显的疗效,其中咳嗽、喉咙疼痛一至二次即可痊愈,支气管炎三至六次即可痊愈。
服用方法
1. 按照中药煎制方法服用;

2. 采一把癞蛤蟆草洗净加三碗水放入锅中,水沸后小火熬15分钟左右即可(可当茶喝,对咳嗽效果不错, 一小时好转,二小时效果明显,三小时见好,而且不反弹);
3.嚼服。采一把新鲜癞蛤蟆草洗净,直接入口咀嚼,将汁液慢慢吞服,渣吐出,对咽喉肿痛有奇效。
4.提醒服用之前要排除肺部感染导致的咳嗽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用于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肾炎水肿、痈肿;外治乳腺炎、痔疮肿痛、出血。经验证:
1.对咳嗽有特效;
2.对咽喉肿痛、慢性支气管炎有明显效果。
采制
夏、秋季花开、穗绿时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平时可随时挖掘洗净晒干或鲜用。还可移栽到家里房前屋后都可以种以备不时之需.还可收籽再种。播种期在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