瘿螨

瘿螨一年发生l0多代,世代重叠,以成螨或若螨在毛瘿中越冬。瘿螨的卵呈球形,半透明,乳白至淡黄色;若虫形似成螨,初孵时灰白色,成螨体微小,瘿螨借助风吹、昆虫、苗木或爬行等方式传播扩散。
- 中文学名 瘿螨
- 界 动物界
- 门 节肢动物门
- 纲 蛛形纲
- 亚纲 蜱螨亚纲
形态特征
,体长仅0.15毫米,狭长,刺吸式口器,初呈淡黄色,后变为橙黄色,头小,向前方伸出。若螨、成螨仅有两对足;前肢体段背呈盾状;后肢体段延长,具许多环纹;腹部末端渐细,末节背面两根长毛。

危害症状
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四川和云南等省区。近年来,由于天敌被杀伤,致使为害程度有所上升。
以成、若螨吸食植株叶片、花穗及果实组织汁液。幼叶被害部在叶背先出现黄绿的斑块,害斑凹陷,其被害部位畸变形成毛瘿,毛瘿内的寄主组织因受刺激而产生灰白色绒毛,以后绒毛逐渐变成黄褐色、红褐色至深褐色,形似毛毡状。表面凹凸不平,失去光泽,甚至肿胀、扭曲;叶片被害部位出现增生、增厚现象。
发生特点
翌年3月初越冬螨开始活动,迁移至春梢及花穗上为害,3~5月为害最重。初孵若螨在嫩叶背面或花穗上取食,被害处在5一7天后便出现黄绿色斑块,上生稀疏、白色半透明绒毛,12~15天后,斑块逐渐扩展,绒毛增多且变为浅黄白色,随后呈深褐色。成、若螨初期分散在毛瘿基部爬行;后期便在绒毛间上下蠕动,爬行时螨体成拱型,取食时,螨体位置与叶面垂直。早晚温度较低时,不太活动,中午温度升高则在绒毛中爬行。毛瘿形成30~60天呈红褐色时瘿内螨口密度最高,超过120天的旧斑为黑褐色,几乎找不到瘿螨。
瘿螨能借风、苗木、昆虫、农械等传播蔓延。其发生与气候条件,植株生长环境及天敌有密切的关系,其中温湿度是主要因素。据广州资料:日平均气温在24~30℃之间,相对湿度在80%以上,新梢抽发多时,瘿螨种群数量上升,为害加重;台风雨期或暴雨冲刷,螨口密度则降低;枝条过密、阴枝多的果园被害较严重,树冠下部及中部受害较重。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技术长期管理欠佳,枝叶密集,通风透光不良,易造成瘿螨大发生。剪除被害枝叶、弱枝、过密枝、荫蔽枝和枯枝,集中烧毁,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虫源。搞好常规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的抗逆性。控制冬梢抽发,恶化和中断食料来源,减少越冬虫源,从根本上提高抗御能力,控制为害。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自然界中的捕食螨等天敌,控制瘿螨发生数量具有积极作用。
药剂防治
冬季剪除病虫枝叶后,喷石硫合剂1000倍液一次,4月中下旬喷一次尼索朗+敌百虫;7月中下旬喷一次尼索朗+40%水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尼索朗+40%氧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0%三氯杀螨醇800倍液等。
分类
瘿螨总科
一 植羽瘿螨科
(一)纳氏瘿螨亚科
Ⅰ纳氏瘿螨族
二 瘿螨科
(二)伪足瘿螨亚科
Ⅱ同足瘿螨族
Ⅲ 伪足瘿螨族
(三)生瘿螨亚科
Ⅳ 生瘿螨族
Ⅴ 缺节瘿螨族
(四)瘿螨亚科
Ⅵ 瘤瘿螨族
Ⅶ 瘿螨族
(五)叶刺瘿螨亚科
Ⅷ 小丽瘿螨族
Ⅸ 丽瘿螨族
Ⅹ 顶背瘿螨族
Ⅺ 叶刺瘿螨族
Ⅻ 花刺瘿螨族
三 羽扑瘿螨科
(六)羽抓瘿螨亚科
(七)大嘴瘿螨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