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瘢痕修复

2022-07-04 18:07:22 百科资料

瘢痕(scar)组织是指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此时组织由大量平行或交错分布的纤维结缔组织束组成。纤维束往往呈均质性红染即玻璃样变。

  • 中文名称 瘢痕修复
  • 扁平瘢痕 由于皮肤轻度损伤
  • 凹陷性瘢痕 当瘢痕组织在体表造成凹陷
  • 增生性瘢痕 通常出现于深Ⅱ°烧伤

​瘢痕利与弊

  纤维细胞很稀少,核细长而深染,组织内血管减少。大体上局部呈收缩状态,颜色苍白或灰白半透明,质硬韧并缺乏弹性。瘢痕组织的作用有两方面:

  1、对机体有利的一面:

  ①填补损伤缺口,使组织器官保持完整;

  ②虽没皮肤抗拉力强,但比肉芽组织抗拉力强,可使受损部位保持坚固性。

  2、不利一面:

  ①瘢痕收缩,常使活动受限;

  ②瘢痕性粘连,特别是器官之间或者器官与体腔壁之间发生纤维性粘连,可影响其功能,器官内广泛损伤导致广泛玻璃样变,可发生器官硬化

  ③瘢痕组织增生过度,又称肥大性瘢痕,也叫瘢痕疙瘩。

瘢痕分类

  1、,或浅Ⅱ°烧伤,或表浅的感染所引起。除外表稍异于正常皮肤,表面粗糙、有色素沉着外,一般多无功能障碍。

原发性瘢痕

  2、,称之为凹陷瘢痕。

  简单的凹陷性瘢痕仅是线状瘢痕及其区域的低陷,广泛的凹陷性瘢痕则可合并有皮下组织、肌肉或骨骼组织的缺损。

  3、,或Ⅲ°烧伤创面经邮票状植皮愈合后,大多数切口缝合愈合后,较厚的中厚皮片供皮区愈合后。早期局部增厚,高出体表,表面呈红色,病人主要感觉是局部痒痛难忍。这种增殖期因人而异,一般6个月开始消退,部分病人可答伤后1~2年才进入成熟期,痒痛减轻,充血消退,瘢痕变软变平,基底松动,色泽转淡。大面积增生性瘢痕肥厚而硬,有时可厚达2cm以上,但其与深部组织不粘连,可以推动,持续数月加压治疗效果好;手术切除后不复发。

  4、挛缩性瘢痕。多见于深度烧伤愈合后,由于瘢痕收缩,常导致外形改变和功能障碍,长期的瘢痕挛缩可影响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组织的发育。常见因瘢痕挛缩造成有睑外翻、唇外翻、颏胸粘连、手部瘢痕挛缩畸形致爪形手、及各关节的屈侧或伸侧挛缩畸形等。

  5、萎缩性瘢痕。常发生于较大面积的Ⅲ°烧伤,特别是深达脂肪层的创面,没有经过植皮治疗,仅靠边缘上皮生长而使创面愈合者;小腿、足底等处慢性溃疡愈合后的瘢痕等。瘢痕组织横很薄,表面平坦,色素减退,质地坚硬,局部血液循环极差,浅表仅覆盖一层萎缩的上皮细胞,易受外力作用而出现破裂溃疡,经久不愈,或时愈时好,晚期有发生恶变可能。其具有很大的收缩性,常牵拉周围组织造成严重的功能障碍。

  6、瘢痕疙瘩。瘢痕疙瘩实质上是皮肤上的一种纤维组织肿瘤,主要表现为瘢痕组织内胶原及基质成分大量沉积,病损侵犯周围正常皮肤,且短期内无自愈倾向。多见于30岁以下的青壮年,色红,坚硬,突出皮肤表面,有时成蟹足状,故又名蟹足肿;其范围超出原损伤范围;其病程长,多持续增大,无自行萎缩倾向;局部痒痛较轻,极少有过度角化、溃疡和挛缩。

  7、瘢痕癌变。瘢痕组织可以发生恶变为瘢痕癌。其多发生于不稳定瘢痕,尤其是瘢痕破溃,经久不愈时。本病也可发生于放射性溃疡、慢性骨髓炎窦道的瘢痕组织;发生恶变的时间短者3个月,长者60年。一般发生于中老年人,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好发于下肢,也可见于躯干等部位;瘢痕癌变前一般都有较长的慢性溃疡病史和奇痒的症状,病程缓慢;瘢痕癌变后多不发生扩散转移;组织学检查多为鳞状细胞癌,少数为基底细胞癌。

瘢痕治疗修复

  最完美的祛瘢痕方法:

  (一)按摩法用手掌根部揉按疤痕,每天三次,每次5-10分钟。这个方法对于刚脱痂的伤口效果最佳,对于旧伤疤效果比较弱。

  (二)姜片摩擦法生姜切片后轻轻擦揉疤痕,可以抑制肉芽组织继续生长。

  (三)维生素E涂抹法维生素E可渗透至皮肤内部而发挥其润肤作用,同时,维生素E还能保持皮肤弹性。但大家可能对维生素E去疤的功效还不太熟悉。把维生素E胶囊用针戳破,取其内的液体涂抹在疤痕上轻轻揉按5-10分钟,每天两次,持之以恒就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四)维生素C涂抹法维生素C具有美白功效,把维生素C涂抹在颜色较深的疤痕上来美白疤痕,使之与周围健康的肌肤色调一致。

  (五)薰衣草精油涂抹法薰衣草的美容功效总是很神奇的,薰衣草精油淡化疤痕的作用也被广泛认同。不过薰衣草精油对于新疤和8年以上的旧疤效果不明显,对于疤龄一到两岁的伤疤效果比较好。另外,精油的使用总是要特别小心的,给疤痕上精油的时候可千万别福泽没有疤的肌肤了。

  (六)玛卡祛疤组合按摩法玛卡祛疤组合包括玛卡祛疤精华胶、玛卡褪色精华素,玛卡祛疤精华胶采用高科技的纳米透皮技术,运用最新祛疤技术----纳米分解激活疗法,能使药物快速穿透皮肤表层进入真皮层,分解以前形成疤痕的结缔组织,修复断裂纤维组织,恢复皮肤基底层的胶原蛋白结构,彻底治疗各种疤痕。玛卡祛疤精华素采用纳米吞噬修复法,使独有的LEYA活性因子深入皮肤表层细胞,快速激活基底层MB细胞吞噬化解黑色素能力,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排吸疤痕组织色素、同时有效促使细胞重生,阻止受损皮肤色素产生变异,恢复皮肤的正常肤色和弹性。

  玛卡祛疤组合多提取纯天然植物精华素,性质温和、无刺激性,绝无毒副作用,相较于国外的激光、冷冻、植皮等治疗方法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方便价廉等优点,且标本兼治,是目前临床试验中探索出来的治疗疤痕的最佳产品。玛卡祛疤组合的吞噬+修复疗法,平复疤痕,平衡色素,神奇的效果,在一朝一夕之间终结疤痕。

  它的使用方法如下:

  1、将皮肤洗净后,白天取适量玛卡祛疤精华胶轻揉按摩整个疤痕部位3-5分钟,直至有效成份被完全吸收(疤痕严重者一天数次)。

  2、夜间取适量玛卡褪色精华素轻揉按摩整个疤痕部位3-5分钟,直至完全吸收(疤痕严重者可一天数次)(疤痕严重者一天数次)。

方法和知识

外科治疗瘢痕

  1. 手术法治疗瘢痕

  1) 标签:手术,一级手术

  2) 技术原理

  对于程度比较严重的凹陷性瘢痕、萎缩性瘢痕及增生性瘢痕,手术切除是主要手段,但任何手术方式都不能将瘢痕完全去除,只是最大限度得改善或矫正瘢痕造成的危害,且手术后还宜形成新的瘢痕。

  3) 适应人群和禁忌人群

  ① 适应人群

  影响外观、感觉异常或影响部位功能的扁平性瘢痕、增生性瘢痕、凹陷性瘢痕及萎缩性瘢痕者。

  ② 禁忌人群

  a. 瘢痕体质者;

  b. 炎症性皮肤病如慢性放射性皮炎、化脓性皮肤病、复发性单纯疱疹、炎症明显的痤疮、着色性干皮病等;

  c. 血液疾病或凝血机制异常者;

  d. 精神病患者或各种心理障碍者;

  e. 有严重糖尿病或心、肺疾病及严重高血压者。

  4) 技术方法

  ① 局部消毒铺巾后,沿瘢痕边界做切口设计,在瘢痕局部用麻醉药进行浸润麻醉。

  ② 按设计的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去除瘢痕组织;当瘢痕部位范围过大或张力较大时,可以采用分次切除的方法,每两次手术间隔3个月,逐步切除瘢痕;严重者需要采用其他部位的游离皮瓣移植修复。

  ③ 彻底止血,可先在皮下缝合减张,再丝线间断缝合皮肤。

  5) 风险和并发症

  ① 感染:瘢痕切除后手术部位可能会发生感染和伤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

  ② 局部血肿:瘢痕切除手术会造成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可能出现出血、血肿等。

  ③ 瘢痕增生:手术切口可能会呈线性凹陷不平或瘢痕增生,一旦发现有异常瘢痕出现,宜在手术3-6个月瘢痕稳定后去正规医院做局部修整。

  ④ 伤口开裂:多由于瘢痕切除过多、缝合张力太大引起,或因患者剧烈活动致伤口开裂。

  6) 术后恢复时间

  由于身体体质不同,伤口愈合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所以手术后拆线的时间

  也不相同,一般是5-14天拆线,拆线后1-4周基本恢复。

  7) 注意事项

  ① 术前注意事项

  a. 痤疮瘢痕修复手术前不要化妆;

  b. 痤疮瘢痕修复手术前两周内,请勿服用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以免使机体血小板凝固功能降低;

  c. 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术前要详实告知医生病情;

  d. 女性在进行疤痕修复手术时要避开月经期。

  ② 术后注意事项

  a. 疤痕修复手术后要保证手术部位清洁;

  b. 疤痕修复手术后7天内尽量避免手术部位沾水;

  c. 疤痕修复后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

  d. 做完疤痕修复术后患者要严格遵医嘱服药及复诊。

  2. 皮肤磨削术治疗瘢痕

  1) 标签:手术,一至三级手术

  2) 技术原理

  皮肤磨削术是一种利用机械性磨损来治疗皮肤疾病的方法,在治疗瘢痕时,通过磨削机的磨头高速旋转,对瘢痕处的表皮和真皮浅层进行可控制的机械性磨削,修复表皮内基底层细胞和靠近基底层的棘细胞,以及残存的皮肤附属器如毛囊壁、小汗腺导管壁和皮脂腺导管壁等组织,当创面愈合时,可使皮肤表面的组织变化,并使真皮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重新排布,残存的皮肤附属器(毛囊、皮脂腺、汗腺)会迅速形成新的表皮,从而完成瘢痕的治疗。

  3) 适应人群和禁忌人群

  ① 适应人群:表面凹凸不平的浅表性凹陷性瘢痕、增生性瘢痕及扁平瘢痕。

  ② 禁忌人群

  a. 血友病或出血异常者;

  b. 传染性肝炎活动期患者;

  c. 情绪不稳定,要求过高者;

  d. 患有糖尿病、难治性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或肺部疾病等内科疾病者;

  e. 治疗前有色素沉着异常者及有黄褐斑者;

  f. 瘢痕疙瘩体质、瘢痕较大较深者、增生性瘢痕者;

  g. 患有活动性银屑病、白癜风,严重湿疹等皮肤病患者;

  h. 皮肤损害疑有恶变的或已确诊为皮肤恶性肿瘤的患者;

  i. 皮肤局部有明显感染者;

  j. 半年内有放射治疗史,或有放射性皮炎者。

  4)技术方法

  麻醉手术成功后,局部术野常规消毒铺巾。用圆锥形磨头装在磨削机钻接头上,以高速带动磨头旋转,磨头与皮肤平行接触皮面,磨擦皮面。术中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皮肤碎屑及血液,用盐水纱布压迫创面5-10分钟,观察创面有无出血。术毕,外敷凡士林油纱条,6-8层无菌用厚纱布加压包扎。

  5) 术后不良反应

  ① 色素沉着:磨削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色素沉着,创面初期为淡红色,后逐渐变成淡褐色或暗褐色,4-5周时达高峰,此后逐渐变淡,持续时间较久,达3-6个月,甚至持续数年。

  ② 皮肤发红:这是磨削术后最先出现的并发症,存在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通常可在1-3个月内消失。

  ③ 疼痛:多数患者术后无疼痛或仅有轻微疼痛,可遵医嘱用镇痛剂。

  ④ 水肿:磨削术后,有时会发生轻度水肿现象,一般3-6周可自行消失。

  ⑤ 栗丘疹:常在术后2-6周发生,是磨削术引起腺体导管受损阻塞所致,一般不需自行处理,可自行消退。

  6) 疗程和恢复时间

  程度较深的瘢痕往往需要第二次手术,才能获得较满意的效果。两次手术多间隔两个月以上。术后创面渗液渗出时间为2-4天,术后3-4天,患者创面干燥,表面有瘙痒感,此时注意不要挠抓。术后7天可去除外层敷料,创面自然愈合时间为10-14天。

  7) 注意事项

  ① 保证手术部位清洁,防止感染,发现伤口上有血痂或分泌物时,可用

  无菌盐水擦拭。

  ② 术后7天内尽量避免手术部位沾水。

  ③ 为预防面部出现色素沉着,术后可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每日1.5-2.0

  克,同时外用氢醌霜,避免日晒,外出时可使用防晒霜。

  ④ 严格遵医嘱服药及复诊。

  ⑤ 术后恢复期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

  3.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瘢痕

  1) 标签:手术,一级手术

  2) 技术原理

  皮肤组织扩张术是利用组织扩张器的扩张作用获得额外皮肤软组织进行皮肤缺损修复和器官再造的一种外科方法,其优点是能提供与受区完全匹配的皮肤软组织,扩张皮瓣转移后供区无后遗畸形和严重瘢痕,治疗效果较好;缺点是需要二次手术,治疗周期长。

  3) 适应人群和禁忌人群

  ① 适应人群

  a. 全身各部位瘢痕患者,尤其是瘢痕性秃发和体表器官再造者;

  b. 体表各部位需要修复或再造而局部皮瓣供区不足、周围有可供扩张的正常皮肤者。

  ② 禁忌人群

  a. 拟扩张区近期有放射治疗史者;

  b. 凝血功能差或有出血倾向者;

  c. 严重营养不良者;

  d. 有全身性感染或手术部位有急性感染病灶者;

  e. 有精神障碍而不能合作者。

  4) 技术方法

  ① 术前进行常规检查,依据拟切除瘢痕的部位和面积,结合正常皮肤条件,选择扩张器大小和形状;

  ② 在瘢痕内沿瘢痕的边缘设计切口,按部位不同将扩张器植入皮肤深层,注射装置置于体外,充分止血后分层缝合伤口;

  ③ 定期向埋置的扩张器内注水,使扩张器扩张,使扩张器表面的皮肤软组织增长扩大;

  ④ 待扩张皮肤面积达到一定程度,一般为瘢痕面积的3倍时,行二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切除瘢痕,利用扩张的皮瓣,通过向缺损区推进、旋转等方法修复缺损,分层缝合伤口,皮瓣下放置引流条。

  5) 风险和并发症

  ① 扩张器外露:植入体内的扩张器外露或扩张囊发生渗漏,不能起到扩张皮肤的作用;

  ② 感染:致病菌从注射装置侵入,并通过导管向周围扩散,引起扩张器埋置部位感染;

  ③ 术后出血或血肿:植入扩张器时若止血不充分或术后引流不通畅,都易造成血肿和感染;

  ④ 皮瓣血循环障碍:注射中晚期可能出现扩张皮瓣血循环障碍;

  6) 疗程和恢复时间

  注水扩张通常需要2-6个月,一般是每周注水1-2次,每次注水量至患者感到胀痛为止;二期手术修复缺损部位后约7-10天拆线。

  7) 注意事项

  ① 植入扩张器后,防止扩张器与外力撞击、挤压等造成扩张器破裂、渗漏;

  ② 避免扩张部位皮瓣被蚊虫叮咬,防止皮瓣感染破裂;

  ③ 植入扩张器部位皮肤如有红肿、热痛,或有分泌物的流出及体温升高,应及时去医院处理;

  ④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衣物要柔软舒适,防止扩张皮瓣的感染,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⑤ 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物理治疗瘢痕

  1. 激光治疗瘢痕

  1) 标签:非手术

  2) 技术原理

  激光照射后对皮肤组织会产生光热效应、光化学效应、压强效应、电磁场效应和生物刺激效应,从而使皮肤瘢痕处受损坏死组织迅速热解、气化,或碎解成微小的碎片,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后排出体外,从而达到平复瘢痕的目的。

  3) 适应人群和禁忌人群

  ① 适应人群:程度较轻的瘢痕患者。

  ② 禁忌人群

  a. 瘢痕体质者;

  b. 凝血机制障碍、免疫功能低下、慢性消耗性疾病、全身或局部有感染

  病灶者;

  c. 光过敏者;

  d. 各种精神及心理异常者、内分泌功能紊乱者慎用;

  e. 红斑狼疮、白癜风进行期及1个月内应用激素、水杨素、光敏性药物

  者慎用。

  4)技术方法

  治疗前先清洁面部,标记出瘢痕修复的范围,做局部浸润麻醉,接通电源预热激光器,调试合适参数后先在病变处试验1-2个光斑观察反应,无不良反应后,在痤疮瘢痕部位做激光治疗,治疗结束后,用无菌纱布包扎。

  5)风险和并发症

  ① 色素沉着:色素沉着发生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多数认为这一现象属于炎症后续继发性色素沉着,与治疗后日光照射过多,肤色过深等因素有关。

  ② 浅表性瘢痕:可能因治疗剂量过大或治疗区重复照射,冷却头温度过高皮肤降温不够及术后自我护理不当所致,发现瘢痕后要及时治疗

  ③ 感染:治疗后创面如因搔抓破溃或沾水污染等可出现红斑渗液。一旦发生感染,要尽快就医,以促进伤口尽快愈合,但愈合后可能留有表浅瘢痕。

  ④ 瘙痒:较少见,可能意味着创面的愈合,同时也要警惕感染的可能。

  6) 疗程和恢复时间

  激光治疗瘢痕的速度取决于需要治疗的皮肤面积,一般来说,每次治疗的时间不会大于20分钟,但是可能需要每周治疗2次,共需8次以上治疗。治疗后皮肤的颜色会变得越来越接近正常肤色,个别会比正常的皮肤颜色深一些,再经过几个月的恢复后,会和原来肤色相近。

  7) 注意事项

  ① 术后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水或化妆品污染创面。避免剧烈运动,

  以防伤口牵拉裂开。

  ② 创面自然脱痂,切忌强行揭去痂皮,以防瘢痕增生。

  ③ 痂皮脱落后应避免日晒,禁用光敏性药物和食物,可外搽防晒剂以防色素沉着。

  ④ 注意防治感染、瘢痕、色素沉着及紫癜等并发症。

  2. 冷冻法治疗瘢痕

  1) 标签:非手术

  2) 技术原理

  冷冻技术治疗瘢痕是利用低温作用于病变组织,使之发生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其作用机制是组织内外冰晶形成,使细胞脱水、皱缩,细胞膜的类脂蛋白复合物变性,从而起到修复瘢痕平复皮肤表面的作用。

  3) 适应人群和禁忌人群

  ① 适应人群:较小的增生性瘢痕及其他小面积瘢痕患者。

  ② 禁忌人群

  a. 温度过敏史、肢体麻痹、皮肤感觉或局部循环功能障碍、血液供应差者;

  b. 月经期、妊娠期者;

  c. 其他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凝血性疾病、糖尿病者,免疫功能低下情况如放疗、激素长期治疗者;

  d. 瘢痕体质者;

  e. 精神障碍者;

  f. 严重寒冷性荨麻疹、冷球蛋白血症及冷纤维蛋白血症者。

  4)技术方法

  冷冻治疗机开机,待治疗头降温后轻压在面部瘢痕表面,冷冻接触的时间为5秒至3分钟,2个冻融期,治疗结束后,为避免感染发炎,可每日敷消炎膏。

  5)风险和并发症

  ① 疼痛:冷冻治疗后1-2天内局部有疼痛感,尤以1-2小时内明显,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服用止痛药。

  ② 水肿:解冻后局部开始出现水肿,24小时达到高峰,3-4天水肿开始消退,水肿明显者可遵医嘱用糖皮质激素类霜外用。

  ③ 水疱:冷冻时间较长者,术后2-3小时局部可出现水疱或大疱,严重者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④ 感染:较少见,常由术后形成的水疱破溃,不注意清洁卫生继发感染所致。

  ⑤ 色素沉着斑:冷冻形成的炎症消退后,部分患者可继发色素沉着斑,一般数月后可自行消退。

  6) 疗程和恢复时间

  每个瘢痕部位的治疗疗程为两到3次时间约为30秒的"冻蚀-解冻"的循环操作,较严重的瘢痕需2个以上疗程,每个疗程中间应间隔25天。

  7) 注意事项

  ① 术后创面保持清洁、干燥,勿沾水,以防止继发性感染;

  ② 结痂后不要强行撕扯,要待其自然脱落;

  ③ 结痂脱落后尽量避免日晒,防止皮肤色素沉着。

  3. 放射法治疗瘢痕

  1) 标签:非手术

  2) 技术原理

  当瘢痕部位行放射法治疗时,浅层X射线和β射线均可使瘢痕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数量大幅度减少,功能受到损害,胶原纤维和基质的合成减少,胶原纤维的分解增多,从而使瘢痕部位变平、变软。

  3) 适应人群和禁忌人群

  ① 适应人群:不愿手术或不宜手术的增生性瘢痕患者;

  ② 禁忌人群

  a. 重要器官如心、肺、肾等功能严重不全的瘢痕患者;

  b. 合并各种传染病如活动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c. 瘢痕部位有破损或溃疡者。

  4) 技术方法

  根据瘢痕部位,每次照射面积和照射量约为100-150R,每1-2周一次。

  5) 风险和并发症

  ① 照射部位可能出现灼伤,也会伴随有毛细管扩张的出现;

  ② 照射后短期会出现皮肤红斑、瘙痒、皮肤感觉异常、灼痛感等症状,少数瘢痕患者会出现继发性表皮过度角化现象;

  ③ 可能会出现色素沉着及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

  6) 疗程和恢复时间

  瘢痕患者每1-2周照射一次,连续4-6次为一个疗程,根据瘢痕严重程度,间隔1-2个月患者可重复照射。

  7) 注意事项

  ① 保护好照射部位皮肤,要求清洁干燥,勿用力摩擦或使用刺激性药物,勿热敷和理疗,避免风吹和日晒。

  ② 出现放射性皮肤反应,如皮肤瘙痒时,可用鱼肝油软膏、可的松冷霜或止痒剂止痒;若出现湿性皮炎,则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③ 饮食应高营养,易消化,忌刺激性食物。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