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痛哭

2022-07-09 16:18:54 百科资料

痛哭,汉语词汇。

拼音:tòng kū

释义:尽情大哭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赵盾伏于灵公之尸,痛哭了一场,哀声闻于园外。"

  • 中文名 痛哭
  • 拼音 tòng kū
  • 意义 尽情大哭
  • 引证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词语读音

  拼音:tòng kū

  注音:ㄊㄨㄙˋ ㄎㄨ

引证详解

  大声哭泣;尽情地哭。

  1. ?汉书·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2. 晋 干宝 《晋纪总论》:" 范燮 必为之请死, 贾谊 必为之痛哭。"
  3. ?宋史·胡铨传》:"而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势陵夷不可复振,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矣。"
  4.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丞相于虎窟中逃难之时,全无惧怯;今到城中,人已得食,马已得料,正须整顿军马复仇,何反痛哭?
  5. 明 张居正 《归葬事毕谢恩疏》:"母子相抱,痛哭失声。"
  6.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赵盾伏于灵公之尸,痛哭了一场,哀声闻于园外。"
  7. 老舍 《骆驼祥子》六:"他想坐下痛哭一场。"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