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候

症候,汉语词汇。
拼音:zhèng hòu
释义:1、疾病。2、毛病。3、症状。4、方言。风险。
- 中文名称 症候
- 外文名称 Syndrome
- 拼音 zhèng hòu
- 基本解释 疾病症状
- 典源 《碧桃花》等
词目
症候
拼音
zhèng hòu
字词单独解释
症,来自中医的征,即表征,表现出的现象。
候,时令名,五天为一候,这里指长时间的有规律性的外在表现.
引证解释
1、疾病。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二折:"我害的病,不阴不阳,发寒发热,不如是甚么症候。"
元 乔吉《两世姻缘.第二折》:我请医者看看你这脉息,知他是甚么症候。
《说岳全传》第十三回:"令尊不知害的什么症候?如今却在何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五回:" 憨仙病倒了,症候甚重,医生说脉息不好,已是不肯下药。"
郭沫若 《沸羹集·<才力·命>》:"治疗这种症候,在现代是极其平常的事了,只消把扁桃腺割掉,孩子便会聪明起来。"
2、毛病。
明 王守仁 《寄杨仕德书》:"大抵忘己逐物,虚内事外,是近来学者时行症候。
明 李贽 《道教钞小引》:"若一息不铭刻,则骄气作,态色著,淫志生,祸至无日矣。余老且死,犹时时犯此症候,几为人所鱼肉。"
鲁迅 《而已集·答有恒先生》:"好几个满肚子恶意的所谓批评家,竭力搜索,都寻不出我的真症候。"
3、症状。
杨朔 《模》:"他停下手,急忙跑过来,扒开牛嘴看看,又细细地各处端量一阵,不见什么特别的症候,知道只是牛刚吃饱,赶得太快,肚子一时痛起来。"
4、方言。风险。
如:别处找宿去吧,俺没闲屋,当家的出外,不担症候。
概述
症候是由若干症状综合构成的,可以说是症状的复合,相当于西医Syndrome。例如发热、恶寒、头痛、脉浮等是一种外感表症的症候。壮热、烦渴、舌红苔黄、便秘等,是一种里实热的症候。又如中风时出现牙关紧闭、面赤、气粗、痰涎壅盛、两手握固,脉弦滑或沉缓等,称为"闭症"。
症状
气息微弱,四肢厥冷,汗出如珠,口开目合,手撒遗尿,脤微细欲绝或沉伏等,称为"脱症"。闭症、脱症,这些都是疾病的症候。